高新曝气生物滤池

发布时间:2022-12-8 15:31:56

申请日2021.05.24

公开日期2021.12.10

IPC分类C02F3/02;C02F3/10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曝气生物滤池,包括滤池,所述滤池中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滤板、承托层、陶粒滤料层、活性炭层和拦网;所述滤板下端设置有反冲进气管和进水/反洗管,所述反冲进气管包括主进气管和布气管,主进气管沿滤池的长度方向水平设置,所述布气管与主进气管相连通并水平设置在主进气管的两侧,所述布气管上设置有竖直向上的排气孔;所述承托层中水平设置有曝气进气管,曝气进气管上设置有单孔膜空气扩散器;所述滤池顶部一侧设置有反冲洗出水堰板和出水堰板。本实用新型净化效率高、不易结块、堵塞。

2.jpg

权利要求

1.一种曝气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滤池(1),所述滤池(1)中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滤板(2)、承托层(3)、陶粒滤料层(4)、活性炭层(5)和拦网(6);

所述滤板(2)下端设置有反冲进气管和进水/反洗管(7),所述反冲进气管包括主进气管(8)和布气管(9),主进气管(8)沿滤池的长度方向水平设置,所述布气管(9)与主进气管(8)相连通并水平设置在主进气管(8)的两侧,所述布气管(9)上设置有竖直向上的排气孔(10);

所述承托层(3)中水平设置有曝气进气管(11),曝气进气管(11)上设置有单孔膜空气扩散器(12);

所述滤池(1)顶部一侧设置有反冲洗出水堰板(13)和出水堰板(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曝气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滤池(1)一侧下端设置有人孔(15),滤池(1)一侧靠近陶粒滤料层(4)的下端设置有卸料孔(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曝气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板(2)上端设置有滤帽(1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曝气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层(3)厚度为200-400mm,承托层(3)粒径从上至下依次为:2-4mm、4-8mm、8-16mm、16-32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曝气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粒滤料层(4)厚度为1.5-2.5m,陶粒滤料的粒径为2-4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曝气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活性炭层(5)厚度为0.75-1.25m,所述活性炭层(5)采用柱状活性炭,柱状活性炭直径为4mm,长度为2-4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曝气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反洗管(7)为三通管,三通管的一端伸入滤池(1)下端,三通管的另外两端分别与污水进水管和反洗进水管连接,三通管与污水进水管、反洗进水管连接的两端均设置有开关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曝气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冲洗出水堰板(13)下端连接有反洗出水管(18),所述出水堰板(14)下端连接有出水管(19)。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曝气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池(1)的一侧上端设置有钢平台(20),所述钢平台(20)的外侧设置有不锈钢栏杆(21)。

说明书

一种曝气生物滤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曝气生物滤池。

背景技术

曝气生物滤池是一种将生物氧化机理与深床过滤机理有机结合的新型污水生物处理技术,将生物降解与吸附过滤两种处理过程合并在同一单元反应器中。以滤池中填装的粒状填料为载体,在滤池内部进行曝气,使滤料表面生长着大量生物膜,当污水流经时,利用滤料上所附生物膜中高浓度的活性微生物强氧化分解作用,实现污染物的高效清除。

现有的曝气生物滤池过滤效率较低,滤料反冲洗不充分,滤料易结团、堵塞。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工艺流程短、能耗低、不易结团、堵塞的曝气生物滤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曝气生物滤池,包括滤池,所述滤池中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滤板、承托层、陶粒滤料层、活性炭层和拦网;

所述滤板下端设置有反冲进气管和进水/反洗管,所述反冲进气管包括主进气管和布气管,主进气管沿滤池的长度方向水平设置,所述布气管与主进气管相连通并水平设置在主进气管的两侧,所述布气管上设置有竖直向上的排气孔;

所述承托层中水平设置有曝气进气管,曝气进气管上设置有单孔膜空气扩散器;

所述滤池顶部一侧设置有反冲洗出水堰板和出水堰板。

进一步的,滤池一侧下端设置有人孔,滤池一侧靠近陶粒滤料层的下端设置有卸料孔。

进一步的,所述滤板上端设置有滤帽。

进一步的,所述承托层厚度为200-400mm,承托层粒径从上至下依次为:2-4mm、4-8mm、8-16mm、16-32mm。

进一步的,所述陶粒滤料层厚度为1.5-2.5m,陶粒滤料的粒径为2-4mm。

进一步的,活性炭层厚度为0.75-1.25m,所述活性炭层采用柱状活性炭,柱状活性炭直径为4mm,长度为2-4mm。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反洗管为三通管,三通管的一端伸入滤池下端,三通管的另外两端分别与污水进水管和反洗进水管连接,三通管与污水进水管、反洗进水管连接的两端均设置有开关阀。

进一步的,所述反冲洗出水堰板下端连接有反洗出水管,所述出水堰板下端连接有出水管。

进一步的,所述滤池的一侧上端设置有钢平台,所述钢平台的外侧设置有不锈钢栏杆。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滤板、承托层、陶粒滤料层、活性炭层等多层过滤,实现对污水的净化,净化效率高、水处理质量高。

2、本实用新型反洗进气管设置有主进气管和布气管,使排气孔均匀分布,使滤料反冲洗更充分,不易结团、堵塞。

(发明人:李鹏辉; 赵国飞; 王根旺; 邓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