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泊河道治理用污水净化工艺

发布时间:2020-1-10 11:46:57

  申请日2019.11.06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IPC分类号C02F9/0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湖泊河道治理的污水净化工艺,过滤箱安装在吸附箱的顶部,过滤箱的顶部设置有箱盖,吸附箱的正面通过紧固螺栓安装有箱门,且吸附箱与箱门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垫圈;吸附箱位于消毒罐的上方,吸附箱安装在支撑架的顶部,消毒罐安装在支撑架的中部,吸附箱通过连通管与消毒罐连通,消毒罐的顶部设置有加料管,消毒罐的底部设置有出水管,连通管和出水管上均设置有阀门;本发明具有实现对河道污水过滤、除臭和消毒一体化净化工作,并从而实现连续生产,大大提高了河道污水净化效率的优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湖泊河道治理的污水净化工艺,其特征在于:该污水净化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污水过滤:使用前,在河道600米到800米之间设置污水处理池,工作人员向污水处理池内加入聚丙烯酰胺絮凝剂,使得污水中悬浮颗粒物聚集成块状颗粒,然后将进水管(3)的进料端与水泵输出端的输水管进行连接,向进水管(3)内输入污水并流入到过滤箱(1)内进行过滤处理,去除污水中漂浮的塑料带、泡沫、海绵和悬浮颗粒物聚集成块状颗粒;

  污水沿着进水管(3)流入到过滤筒(14)内,经过第三电机工作,带动驱动轴和驱动轴上的主动齿轮进行转动,主动齿轮通过啮合作用带动从动齿轮(16)上的过滤筒(14)进行转动,使得流入到过滤筒(14)内的污水经过旋转的过滤筒(14)进行离心过滤,使得过滤净化后的污水沿着滤布和过滤孔(15)排出,并流入到储水腔(36)内暂存,使得过滤后产生的固定杂质沿着过滤筒(14)从排污管(13)内排出,并转入到污泥存储池塘,经过消毒曝晒,污泥脱水机脱水和压滤,作为泥饼进行回收,当过滤净化后的污水达到液位传感器(37)设置的参数时,开启水泵(38)工作,将储水腔(36)内过滤净化后的污水通过输水管(39)排入到吸附箱(4)内;

  S2、污水除臭:当过滤后的污水排入到吸附箱(4)内时进行吸附除臭,其中,吸附除臭工艺时间为18-22min;

  通过控制第一电机(6)工作转动18-22mim,带动连接板(22)和连接板(22)之间的活性炭棒(24)进行转动,使得活性炭棒(24)对过滤后的污水进行吸附,除去污水中异味;

  由于活性炭棒(24)长时间工作,使得活性炭棒(24)后期的吸附能力降低,需要更换活性炭棒(24),当对活性炭棒(24)进行更换时,工作人员需要打开箱门(5),然后移动靠近安装组件(25)的连接板(22),使得两组连接板(22)之间的距离变长,同时,连接板(22)通过连接柱(29)带动滑动板(31)沿着转筒(28)的内壁进行移动,并使得弹簧(30)处于压缩的状态,再从安装筒(23)内直接将活性炭棒(24)取出即可,安装时,将需要更换新的活性炭棒放置在连接板(22)侧壁上的安装筒(23)内,在受到弹簧(30)的回复力作用,使得连接板(22)相互靠近并复位,完成新的活性炭棒的更换,再盖上箱门(5);

  S3、污水消毒:将加料管与二氧化氯发生器连通,杀灭污水中的细菌繁殖体,细菌芽孢,真菌,分枝杆菌和病毒,其中,消毒灭菌工艺时间13-17min;

  当吸附箱(4)内的污水达到工艺时间后,打开连通管(9)上的阀门,将吸附异味后的污水沿着连通管(9)内流入到消毒罐(7)内,然后,经过加料管(11)内消毒罐(7)内每间隔4-5min通入二氧化氯;

  控制第二电机(10)工作转动13-17min,带动主搅拌杆(32)和主搅拌杆(32)上的主搅拌桨(33)进行转动,主搅拌杆(32)转动的同时带动副搅拌杆(34)和副搅拌杆(34)上的副搅拌桨(35)进行转动,使得二氧化氯与污水进行混合并杀死污水中的细菌;

  S4、设置回流管路和回流泵:当污水消毒完成后,将出水管(12)与回流管道连通,通过回流泵将消毒罐(7)内的水引入到回流管路中,并从回流管路内回流到河道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湖泊河道治理的污水净化工艺,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步骤中,过滤箱(1)、吸附箱(2)和消毒罐(7)组成污水净化设备,其中,过滤箱(1)安装在吸附箱(4)的顶部,过滤箱(1)的顶部设置有箱盖(2),吸附箱(4)的正面通过紧固螺栓安装有箱门(5),且吸附箱(4)与箱门(5)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垫圈;

  吸附箱(4)位于消毒罐(7)的上方,吸附箱(4)安装在支撑架(8)的顶部,消毒罐(7)安装在支撑架(8)的中部,吸附箱(4)通过连通管(9)与消毒罐(7)连通,消毒罐(7)的顶部设置有加料管(11),消毒罐(7)的底部设置有出水管(12),连通管(9)和出水管(12)上均设置有阀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湖泊河道治理的污水净化工艺,其特征在于,在S1中,过滤箱(1)内设置有过滤装置,过滤装置包括进水管(3)、排污管(13)、过滤筒(14)、过滤孔(15)、从动齿轮(16)、限位支架(17)、主动齿轮(18)、安装板(19)、底座(20)和支杆(21),进水管(3)位于过滤箱(1)的一侧,排污管(13)位于过滤箱(1)的另一侧,进水管(3)和排污管(13)均贯穿对应过滤箱(1)的侧壁,进水管(3)的出料端和排污管(13)的进料端分别与过滤筒(14)转动连接,进水管(3)和排污管(13)均倾斜设置,且过滤筒(14)靠近进水管(3)的一端高于过滤筒(14)靠近排污管(13)的一端,过滤筒(14)的内壁上设置有螺旋导料板,且过滤筒(14)的内壁上设置有滤布,过滤筒(14)的外壁上均匀设置有多组过滤孔(15),过滤筒(14)的外壁两侧上分别套设有从动齿轮(16),从动齿轮(16)与驱动机构连接,且过滤筒(14)通过限位支架(17)转动设置在安装板(19)上,安装板(19)倾斜设置,安装板(19)的一端安装在底座(20)上,安装板(19)的另一端通过支杆(21)安装在底座(20)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湖泊河道治理的污水净化工艺,其特征在于,驱动机构设置在安装板(19)上,驱动机构包括第三电机、驱动轴和主动齿轮,第三电机安装在安装板(19)上,第三电机的输出端与驱动轴连接,驱动轴上套设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湖泊河道治理的污水净化工艺,其特征在于,过滤箱(1)内的底部设置有储水腔(36),储水腔(36)位于底座(20)的下方,储水腔(36)的底部安装有水泵(38),水泵(38)的输出端与输水管(39)连接,输水管(39)的出水端延伸至吸附箱(4)内,且储水腔(36)内设置有液位传感器(37),液位传感器(37)通过PLC控制器与水泵(38)信号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湖泊河道治理的污水净化工艺,其特征在于,在S2中,吸附箱(4)内设置有吸附装置,吸附装置位于吸附箱(4)内的底部,吸附装置包括第一电机(6)、连接板(22)、安装筒(23)、活性炭棒(24)、安装组件(25)和搅拌桨(26),吸附箱(4)的内部两侧分别设置有连接板(22),一组的连接板(22)通过安装组件(25)与吸附箱(4)的内壁转动连接,另一组的连接板(22)与第一电机(6)的输出端连接,第一电机(6)安装在吸附箱(4)的外壁上,连接板(22)相互靠近的侧壁上设置有安装筒(23),活性炭棒(24)的两端分别位于安装筒(23)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湖泊河道治理的污水净化工艺,其特征在于,活性炭棒(24)以连接板(22)的圆心为中心等间距设置有四组,连接板(22)相互靠近的侧壁上设置有搅拌桨(26),连接板(22)的侧壁上均匀等间距设置有流通孔(27)。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湖泊河道治理的污水净化工艺,其特征在于,安装组件(25)包括转筒(28)、连接柱(29)、弹簧(30)和滑动板(31),转筒(28)转动安装在吸附箱(4)的内壁上,转筒(28)的内壁上设置有弹簧(30),弹簧(30)的另一端与滑动板(31)连接,滑动板(31)与转筒(28)的内壁滑动连接,滑动板(31)的另一侧壁上设置有连接柱(29),连接柱(29)的另一端穿过转筒(28)的侧壁,并与转筒(28)滑动连接,连接柱(29)的另一端与连接板(22)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湖泊河道治理的污水净化工艺,其特征在于,在S3中,消毒罐(7)内设置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包括第二电机(10)、主搅拌杆(32)、主搅拌桨(33)、副搅拌杆(34)和副搅拌桨(35),第二电机(10)设置在消毒罐(7)的顶部上,且第二电机(10)的输出端与主搅拌杆(32)连接,主搅拌杆(32)的底端延伸至消毒罐(7)内的底部,且主搅拌杆(32)的外壁上设置有主搅拌桨(33),主搅拌杆(32)顶部上设置有副搅拌杆(34),副搅拌杆(34)为U型结构,副搅拌杆(34)以主搅拌杆(32)为中垂线对称设置,且副搅拌杆(34)的外壁上设置有副搅拌桨(35)。

  说明书

  一种用于湖泊河道治理的污水净化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湖泊河道治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污水净化工艺,具体为一种用于湖泊河道治理的污水净化工艺。

  背景技术

  河道污水净化实现对水循环再利用的过程。

  对比文件CN209507871U公开了一种生活污水净化处理装置,包括净水处理箱,所述净水处理箱的上表面从左到右依次设有发电机、蓄电池、电机、药剂进管和圆形通孔,所述净水处理箱的左侧从上到下依次设有进水管、矩形通孔和污物出管,所述进水管的内部侧面右侧底端通过轴承设有转轴一,位于进水管内部在转轴一的侧面阵列分布有四个半圆形叶片,所述转轴一的顶端通过轴承穿过进水管和净水处理箱并与发电机输入轴连接,所述矩形通孔的底侧倾斜设有孔板,与本发明相比存在净化效率较低的问题。

  现有技术中,对河道污水净化存在着过滤效率较慢,影响后期对污水净化的速度,导致污水整体净化速度都比较慢;过滤产生的固定杂质需要间断性进行清理,而清理过程中,需要将停止净化设备工作,然后工作人员通过辅助的工具来清理过滤筒内积累的杂质,进而不仅影响到整个净化工艺的进度,使得净化装置不能进行延续性生产;在进行除臭时,通常是直接加入活性炭粉末直接搅拌,从而使得在后续工艺需要对污水进行再过滤清理,然后再收集清理活性炭粉末,导致增加了操作步骤,增加劳动力;另外传统的搅拌桨存在着搅拌效果不好,搅拌不够均匀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对河道污水净化存在着过滤效率较慢,影响后期对污水净化的速度,导致污水整体净化速度都比较慢;过滤产生的固定杂质需要间断性进行清理,而清理过程中,需要将停止净化设备工作,然后工作人员通过辅助的工具来清理过滤筒内积累的杂质,进而不仅影响到整个净化工艺的进度,使得净化装置不能进行延续性生产;在进行除臭时,通常是直接加入活性炭粉末直接搅拌,从而使得在后续工艺需要对污水进行再过滤清理,然后再收集清理活性炭粉末,导致增加了操作步骤,增加劳动力;另外传统的搅拌桨存在着搅拌效果不好,搅拌不够均匀的问题,而提出一种用于湖泊河道治理的污水净化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湖泊河道治理的污水净化工艺,该污水净化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污水过滤:使用前,在河道600米到800米之间设置污水处理池,工作人员向污水处理池内加入聚丙烯酰胺絮凝剂,使得污水中悬浮颗粒物聚集成块状颗粒,然后将进水管的进料端与水泵输出端的输水管进行连接,向进水管内输入污水并流入到过滤箱内进行过滤处理,去除污水中漂浮的塑料带、泡沫、海绵和悬浮颗粒物聚集成块状颗粒;

  污水沿着进水管流入到过滤筒内,经过第三电机工作,带动驱动轴和驱动轴上的主动齿轮进行转动,主动齿轮通过啮合作用带动从动齿轮上的过滤筒进行转动,使得流入到过滤筒内的污水经过旋转的过滤筒进行离心过滤,使得过滤净化后的污水沿着滤布和过滤孔排出,并流入到储水腔内暂存,使得过滤后产生的固定杂质沿着过滤筒从排污管内排出,并转入到污泥存储池塘,经过消毒曝晒,污泥脱水机脱水和压滤,作为泥饼进行回收,当过滤净化后的污水达到液位传感器设置的参数时,开启水泵工作,将储水腔内过滤净化后的污水通过输水管排入到吸附箱内;

  S2、污水除臭:当过滤后的污水排入到吸附箱内时进行吸附除臭,其中吸附除臭工艺时间为18-22min;

  通过控制第一电机工作转动18-22mim,带动连接板和连接板之间的活性炭棒进行转动,使得活性炭棒对过滤后的污水进行吸附,除去污水中异味;

  由于活性炭棒长时间工作,使得活性炭棒后期的吸附能力降低,需要更换活性炭棒,当对活性炭棒进行更换时,工作人员需要打开箱门,然后移动靠近安装组件的连接板,使得两组连接板之间的距离变长,同时,连接板通过连接柱带动滑动板沿着转筒的内壁进行移动,并使得弹簧处于压缩的状态,再从安装筒内直接将活性炭棒取出即可,安装时,将需要更换新的活性炭棒放置在连接板侧壁上的安装筒内,在受到弹簧的回复力作用,使得连接板相互靠近并复位,完成新的活性炭棒的更换,再盖上箱门;

  S3、污水消毒:将加料管与二氧化氯发生器连通,杀灭污水中的细菌繁殖体,细菌芽孢,真菌,分枝杆菌和病毒,其中,消毒灭菌工艺时间为13-17min;

  当吸附箱内的污水达到工艺时间后,打开连通管上的阀门,将吸附异味后的污水沿着连通管内流入到消毒罐内,然后,经过加料管内消毒罐内每间隔4-5min通入二氧化氯;

  控制第二电机工作转动13-17min,带动主搅拌杆和主搅拌杆上的主搅拌桨进行转动,主搅拌杆转动的同时带动副搅拌杆和副搅拌杆上的副搅拌桨进行转动,使得二氧化氯与污水进行混合并杀死污水中的细菌;

  S4、设置回流管路和回流泵:当污水消毒完成后,将出水管与回流管道连通,通过回流泵将消毒罐内的水引入到回流管路中,并从回流管路内回流到河道中。

  优选的,在上述步骤中,过滤箱、吸附箱和消毒罐组成污水净化设备,其中,过滤箱安装在吸附箱的顶部,过滤箱的顶部设置有箱盖,吸附箱的正面通过紧固螺栓安装有箱门,且吸附箱与箱门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垫圈;

  吸附箱位于消毒罐的上方,吸附箱安装在支撑架的顶部,消毒罐安装在支撑架的中部,吸附箱通过连通管与消毒罐连通,消毒罐的顶部设置有加料管,消毒罐的底部设置有出水管,连通管和出水管上均设置有阀门。

  优选的,在S1中,过滤箱内设置有过滤装置,过滤装置包括进水管、排污管、过滤筒、过滤孔、从动齿轮、限位支架、主动齿轮、安装板、底座和支杆,进水管位于过滤箱的一侧,排污管位于过滤箱的另一侧,进水管和排污管均贯穿对应过滤箱的侧壁,进水管的出料端和排污管的进料端分别与过滤筒转动连接,进水管和排污管均倾斜设置,且过滤筒靠近进水管的一端高于过滤筒靠近排污管的一端,过滤筒的内壁上设置有螺旋导料板,且过滤筒的内壁上设置有滤布,过滤筒的外壁上均匀设置有多组过滤孔,过滤筒的外壁两侧上分别套设有从动齿轮,从动齿轮与驱动机构连接,且过滤筒通过限位支架转动设置在安装板上,安装板倾斜设置,安装板的一端安装在底座上,安装板的另一端通过支杆安装在底座上。

  优选的,驱动机构设置在安装板上,驱动机构包括第三电机、驱动轴和主动齿轮,第三电机安装在安装板上,第三电机的输出端与驱动轴连接,驱动轴上套设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连接。

  优选的,过滤箱内的底部设置有储水腔,储水腔位于底座的下方,储水腔的底部安装有水泵,水泵的输出端与输水管连接,输水管的出水端延伸至吸附箱内,且储水腔内设置有液位传感器,液位传感器通过PLC控制器与水泵信号连接。

  优选的,在S2中,吸附箱内设置有吸附装置,吸附装置位于吸附箱内的底部,吸附装置包括第一电机、连接板、安装筒、活性炭棒、安装组件和搅拌桨,吸附箱的内部两侧分别设置有连接板,一组的连接板通过安装组件与吸附箱的内壁转动连接,另一组的连接板与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第一电机安装在吸附箱的外壁上,连接板相互靠近的侧壁上设置有安装筒,活性炭棒的两端分别位于安装筒内。

  优选的,活性炭棒以连接板的圆心为中心等间距设置有四组,连接板相互靠近的侧壁上设置有搅拌桨,连接板的侧壁上均匀等间距设置有流通孔。

  优选的,安装组件包括转筒、连接柱、弹簧和滑动板,转筒转动安装在吸附箱的内壁上,转筒的内壁上设置有弹簧,弹簧的另一端与滑动板连接,滑动板与转筒的内壁滑动连接,滑动板的另一侧壁上设置有连接柱,连接柱的另一端穿过转筒的侧壁,并与转筒滑动连接,连接柱的另一端与连接板连接。

  优选的,在S3中,消毒罐内设置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包括第二电机、主搅拌杆、主搅拌桨、副搅拌杆和副搅拌桨,第二电机设置在消毒罐的顶部上,且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主搅拌杆连接,主搅拌杆的底端延伸至消毒罐内的底部,且主搅拌杆的外壁上设置有主搅拌桨,主搅拌杆顶部上设置有副搅拌杆,副搅拌杆为U型结构,副搅拌杆以主搅拌杆为中垂线对称设置,且副搅拌杆的外壁上设置有副搅拌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工作人员将进水管的进料端与水泵输出端的输水管进行连接,向进水管内输入河道的污水,污水沿着进水管流入到过滤筒内,经过第三电机工作,带动驱动轴和驱动轴上的主动齿轮进行转动,主动齿轮通过啮合作用带动从动齿轮上的过滤筒进行转动,使得流入到过滤筒内的污水经过旋转的过滤筒进行离心过滤,使得过滤净化后的污水沿着滤布和过滤孔排出,并流入到储水腔内暂存,当过滤净化后的污水达到液位传感器设置的参数时,开启水泵工作,将储水腔内过滤净化后的污水通过输送管排入到吸附箱内,由于过滤筒倾斜设置和内壁上设置有螺旋导料板,使得过滤后产生的固定杂质沿着过滤筒从排污管内排出,实现对污水高效过滤,大大提高污水过滤工艺的速率,同时,污水过滤后产生的固体杂物可以自动排出净化设备内,大大减少人工操作和人力输出,从而解决了在现有技术中,对污水进行过滤时,过滤效率较慢,影响后期对污水净化的速度,导致污水整体净化速度都比较慢,且过滤产生的固定杂质需要间断性进行清理,而清理过程中,需要将停止净化设备工作,然后工作人员通过辅助的工具来清理过滤筒内积累的杂质,进而不仅影响到整个净化工艺的进度,使得净化装置不能进行延续性生产,还增加工作人员的劳动的问题;

  当过滤后的污水排入到吸附箱内时,通过控制第一电机工作,带动连接板和连接板之间的活性炭棒进行转动,使得活性炭棒对过滤后的污水进行吸附的作用,除去污水中异味,由于活性炭棒长时间工作,使得活性炭棒后期的吸附能力降低,需要更换活性炭棒,当对活性炭棒进行更换时,工作人员需要打开箱门,然后移动靠近安装组件的连接板,使得两组连接板之间的距离变长,同时,连接板通过连接柱带动滑动板沿着转筒的内壁进行移动,并使得弹簧处于压缩的状态,再从安装筒内直接将活性炭棒取出即可,安装时,将需要更换新的活性炭棒放置在连接板侧壁上的安装筒内,在受到弹簧的回复力作用,使得连接板相互靠近并复位,完成新的活性炭棒的更换,再盖上箱门,通过设置的搅拌桨提高吸附箱内污水的流动性,提高活性炭棒对污水中的异味吸附的效率,旋转的四组活性炭棒可以对污水进行均匀吸附,并且也增加了活性炭棒的工作时间,减少更换活性炭棒的次数,减少工作人员的劳动力,另外,设置的安装组件,方便对活性炭棒进行更换和安装;

  当吸附箱内的污水达到工艺时间后,打开连通管上的阀门,将吸附异味后的污水沿着连通管内流入到消毒罐内,然后,经过加料管内消毒罐内通入二氧化氯,再控制第二电机工作,带动主搅拌杆和主搅拌杆上的主搅拌桨进行转动,主搅拌杆转动的同时带动副搅拌杆和副搅拌杆上的副搅拌桨进行转动,使得二氧化氯与污水进行混合并杀死污水中的细菌,当污水消毒完成后,将净化后的污水沿着出水管排出,在主搅拌桨和副搅拌桨的配合作用下使得二氧化氯与污水更加充分的进行混合,大大提高了该工艺对污水消毒杀菌的效率。(发明人江四胜;江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