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7.12.08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IPC分类号C02F3/32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该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预处理池和垂直流式人工湿地处理床,所述垂直流式人工湿地处理床包括至少两个串联的人工湿地,所有人工湿地处于同一水平面上,相邻两个人工湿地之间通过虹吸管道相连通。本实用新型将所有人工湿地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因此建造垂直流式人工湿地处理床时无需挖深坑,降低建造成本;同时相邻两个人工湿地之间通过虹吸管道相连通,上游人工湿地底部的水经虹吸管道吸取后进入下游人工湿地的上层,由于虹吸管道的吸水过程较慢,因此污水在人工湿地中停留的时间得到有效延长,提高了污水处理效率。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预处理池和垂直流式人工湿地处理床,所述垂直流式人工湿地处理床包括至少两个串联的人工湿地,其特征在于,所有人工湿地处于同一水平面上,相邻两个人工湿地之间通过虹吸管道相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流式人工湿地处理床包括处理床底的防渗层,防渗层上设有至少一块立式隔板,立式隔板将垂直流式人工湿地处理床的床内空间分隔为至少两个人工湿地,每个人工湿地中由下至上依次填充有细砂层、填料层和土壤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虹吸管道设置在所述立式隔板中,所述虹吸管道的进水端处于上游人工湿地的细砂层中,所述虹吸管道的出水端处于下游人工湿地的土壤层上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虹吸管道的进水端带有过滤嘴。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池包括:
池体,所述池体的顶部设有进水口,所述池体的侧壁上开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通过管道与垂直流式人工湿地处理床相连;
与所述池体相连的酸解度调节装置;
所述池体的顶部还安装有伸入池体内的搅拌装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包括:
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一端连接有电机,且通过轴承与池体顶部转动配合;所述搅拌轴的另一端伸入池体内;
安装在搅拌轴外周的若干搅拌桨。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人工湿地污水 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的侧壁上设有沉淀物收集口,所述沉淀物收集口与所述出水口相对设置,且沉淀物收集口所处高度低于出水口所处高度,所述池体底部设有自所述出水口一侧向所述沉淀物收集口一侧延伸的弧形滑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物收集口处设有第一阀门,所述池体外设有与所述沉淀物收集口相连的沉淀物收集箱。
9.如权利要求1~4和6~8任一所述的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池和垂直流式人工湿地处理床的连通管道上依次安装有第一水泵和第一出水检测装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出水检测装置的下游,所述连通管道上还设有与所述预处理池相连的回流管,所述回流管上安装有第二水泵和第二阀门。
说明书
一种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人工湿地是由人工建造和控制运行的与沼泽地类似的地面,将污水、污泥有控制的投配到经人工建造的湿地上,污水与污泥在沿一定方向流动的过程中,主要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对污水、污泥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其作用机理包括吸附、滞留、过滤、氧化还原、沉淀、微生物分解、转化、植物遮蔽、残留物积累、蒸腾水分和养分吸收及各类动物的作用。
现有的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主要包括两种类型:地表流人工湿地和潜流式人工合成湿地,其中,潜流式湿地是人工湿地的核心。潜流式湿地根据水流方向可以分为垂直潜流系统和水平潜流系统。在垂直潜流系统中,污水由表面纵向流至床底,在纵向流动的过程中,污水依次经过不同的介质层,达到净化的目的。垂直潜流系统的优点是占地面积较其他形式人工湿地小,处理效率高,整个系统可以完全建在地下,地上可以建成绿地和配合景观规划使用。
公开号为CN 106116056 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复合垂直流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该系统包含预处理污水池,所述预处理污水池一侧连接有水管,水管连接一个以上的垂直流人工湿地箱体,一个以上的垂直流人工湿地箱体呈现阶梯式分布,一个以上的垂直流人工湿地箱体上方包含插入其中的有孔供水管,一个以上的垂直流人工湿地箱体下方包含插入其中的有孔排水管,有孔供水管和有孔排水管在非插入垂直流人工湿地箱体的部分为无孔管,最下方的垂直流人工湿地箱体的边侧为净水层;垂直流人工湿地箱体上包含有湿生植物。
该复合垂直流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不足之处在于:(1)预处理污水池只能对较大的杂物进行过滤,预处理效率低,预处理污水与垂直流人工湿地箱体的适应性还有待提高;(2)为了能够彼此串联起来,一个以上的垂直流人工湿地箱体是呈阶梯式分布,这种布置方式会导致以下问题:①阶梯式分布使得污水流向存在重力吸引,污水在各个垂直流人工湿地箱体中停留的时间被缩短;②当把这些垂直流人工湿地箱体建在地下时,不仅占地面积没有变小,而且建造时需要纵向挖更深的坑,直接导致建造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采用该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处理污水时,不仅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建造成本低,而且污水在各个垂直流人工湿地内的停留时间长,污水处理效率高。
一种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预处理池和垂直流式人工湿地处理床,所述垂直流式人工湿地处理床包括至少两个串联的人工湿地,所有人工湿地处于同一水平面上,相邻两个人工湿地之间通过虹吸管道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将所有人工湿地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因此建造垂直流式人工湿地处理床时无需挖深坑,降低建造成本;同时相邻两个人工湿地之间通过虹吸管道相连通,上游人工湿地底部的水经虹吸管道吸取后进入下游人工湿地的上层,由于虹吸管道的吸水过程较慢,因此污水在人工湿地中停留的时间得到有效延长,提高了污水处理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垂直流式人工湿地处理床包括处理床底的防渗层,防渗层上设有至少一块立式隔板,立式隔板将垂直流式人工湿地处理床的床内空间分隔为至少两个人工湿地,每个人工湿地中由下至上依次填充有细砂层、填料层和土壤层。
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虹吸管道设置在所述立式隔板中,所述虹吸管道的进水端处于上游人工湿地的细砂层中,所述虹吸管道的出水端处于下游人工湿地的土壤层上方。
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虹吸管道的进水端带有过滤嘴。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预处理池包括:
池体,所述池体的顶部设有进水口,所述池体的侧壁上开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通过管道与垂直流式人工湿地处理床相连;
与所述池体相连的酸解度调节装置;
所述池体的顶部还安装有伸入池体内的搅拌装置。
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搅拌装置包括:
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一端连接有电机,且通过轴承与池体顶部转动配合;所述搅拌轴的另一端伸入池体内;
安装在搅拌轴外周的若干搅拌桨。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池体的侧壁上设有沉淀物收集口,所述沉淀物收集口与所述出水口相对设置,且沉淀物收集口所处高度低于出水口所处高度,所述池体底部设有自所述出水口一侧向所述沉淀物收集口一侧延伸的弧形滑面。
作为优选,所述沉淀物收集口处设有第一阀门,所述池体外设有与所述沉淀物收集口相连的沉淀物收集箱。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预处理池和垂直流式人工湿地处理床的连通管道上依次安装有第一水泵和第一出水检测装置。
作为优选,在所述第一出水检测装置的下游,所述连通管道上还设有与所述预处理池相连的回流管,所述回流管上安装有第二水泵和第二阀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实用新型将所有人工湿地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因此建造垂直流式人工湿地处理床时无需挖深坑,降低建造成本;同时相邻两个人工湿地之间通过虹吸管道相连通,上游人工湿地底部的水经虹吸管道吸取后进入下游人工湿地的上层,由于虹吸管道的吸水过程较慢,因此污水在人工湿地中停留的时间得到有效延长,提高了污水处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