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D及氨氮去除效率强焦化废水处理技术

发布时间:2019-4-17 13:28:23

  申请日2018.07.11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IPC分类号C02F3/30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焦化废水处理装置,包括依次导通连接的调节池、厌氧池、缺氧池、中间水池、第一好氧池、第一沉淀池、第二好氧池、第二沉淀池、第三好氧池和第三沉淀池,所述调节池与进水管连通;所述第一沉淀池的上清液回流至所述第二好氧池中,第一沉淀池的沉淀污泥回流至第一好氧池以及排出至污泥处理系统中;第二沉淀池的上清液回流至所述第三好氧池中,第二沉淀池的沉淀污泥回流至第二好氧池中以及排出至污泥处理系统中;所述第三沉淀池的上部与出水管连通,第三沉淀池的沉淀污泥回流至第三好氧池中以及排出污泥处理系统中。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焦化废水处理可生化性差处理效果差的缺点,同时强化了COD及氨氮去除效率。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焦化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导通连接的调节池、厌氧池、缺氧池、中间水池、第一好氧池、第一沉淀池、第二好氧池、第二沉淀池、第三好氧池和第三沉淀池,所述调节池与进水管连通;所述第一沉淀池的上清液回流至所述第二好氧池中,第一沉淀池的沉淀污泥回流至第一好氧池以及排出至污泥处理系统中;所述第二沉淀池的上清液回流至所述第三好氧池中,第二沉淀池的沉淀污泥回流至第二好氧池中以及排出至污泥处理系统中;所述第三沉淀池的上部与出水管连通,第三沉淀池的沉淀污泥回流至第三好氧池中以及排出污泥处理系统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焦化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好氧池通过内循环系统回流至所述缺氧池中,并且回流比为1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焦化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池、厌氧池和缺氧池内均设有搅拌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焦化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沉淀池与第一好氧池之间污泥的回流比,所述第二沉淀池与第二沉好氧池之间污泥的回流比,以及所述第三沉淀池与第三沉好氧池之间污泥的回流比均为2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焦化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风机,所述风机通过曝气系统与所述第一好氧池、第二好氧池和第三好氧池导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焦化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为罗茨风机。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焦化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系统包括膜片式曝气器,所述第一好氧池、第二好氧池和第三好氧池内均设有所述膜片式曝气器,并且三个膜片式曝气器均与所述风机导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焦化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片式曝气器的膜片曝气间距均为1000mm*1000mm。

  说明书

  焦化废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焦化废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焦化废水是煤制焦炭、煤气净化机焦化产品回收过程中产生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其主要来源有三个部分:(1)剩余氨水。水量占焦化废水总量的一半以上,是焦化废水的主要来源。(2)煤气净化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如煤气终冷水和粗苯分离水等。(3)焦油、粗苯等精制过程中及其他处理单元产生的废水。该废水主要含芳烃类、酸、碱、盐类等。(4)化产车间跑、冒、滴、漏产生的废水。该废水较为复杂,主要为芳烃类、酸、碱废水。

  焦化废水其组成复杂,含有大量的酚类、联苯、吡啶和喹啉有机污染物,还有氰、无机氟离子和氨氮等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物色度高,属较难生化降解的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因此焦化废水的处理一直是国内外废水处理的难题。其中A/O2、A2/O、A/O等生物处理工艺在实际工业企业中应用最为广泛,目前的焦化废水处理装置仍存在出水水质稳定性较差,污染物处理效果不佳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焦化废水处理装置,解决焦化废水处理可生化性差处理效果差的缺点,同时强化了COD及氨氮去除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焦化废水处理装置,包括依次导通连接的调节池、厌氧池、缺氧池、中间水池、第一好氧池、第一沉淀池、第二好氧池、第二沉淀池、第三好氧池和第三沉淀池,所述调节池与进水管连通;所述第一沉淀池的上清液回流至所述第二好氧池中,第一沉淀池的沉淀污泥回流至第一好氧池以及排出至污泥处理系统中;所述第二沉淀池的上清液回流至所述第三好氧池中,第二沉淀池的沉淀污泥回流至第二好氧池中以及排出至污泥处理系统中;所述第三沉淀池的上部与出水管连通,第三沉淀池的沉淀污泥回流至第三好氧池中以及排出污泥处理系统中。

  优选地,所述第一好氧池通过内循环系统回流至所述缺氧池中,并且回流比为100%。

  优选地,所述调节池、厌氧池和缺氧池内均设有搅拌系统。搅拌系统为潜水搅拌机,提高了调节池、厌氧池和缺氧池的处理效率。

  优选地,所述第一沉淀池与第一好氧池之间污泥的回流比,所述第二沉淀池与第二沉好氧池之间污泥的回流比,以及所述第三沉淀池与第三沉好氧池之间污泥的回流比均为200%。经过回流再处理,提高了焦化废水中的COD及氨氮的去除率,同时也提供过滤稳定的出水水质。

  优选地,还包括风机,所述风机通过曝气系统与所述第一好氧池、第二好氧池和第三好氧池导通连接。

  优选地,所述风机为罗茨风机。罗茨风机出风口通过管道连通至曝气系统的入口,用来维持各个好氧池的溶解氧。

  优选地,所述曝气系统包括膜片式曝气器,所述第一好氧池、第二好氧池和第三好氧池内均设有所述膜片式曝气器,并且三个膜片式曝气器均与所述风机导通连接。

  优选地,所述膜片式曝气器的膜片曝气间距均为1000mm*100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焦化废水从进水管进入调节池中,在此过程中焦化废水进行调整混合,停留时间6h后进入厌氧池。厌氧池pH6.5-7.2、停留时间6h后进入缺氧池。可以使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不溶性的有机物转化成可溶性有机物。厌氧池生物固体浓度高,有机负荷高;SRT长,可缩短HRT,耐冲击负荷能力强。在缺氧池中停留时间12h,pH7.5-8.2,异养菌将焦化废水中的碳水化合物等悬浮污染物和可溶性有机物水解为有机酸,当这些经缺氧水解的产物进入好氧池进行好氧处理时,提高焦化废水的可生化性,提高氧的效率。中间水池的作用是提供备用水池,最后焦化废水进入第一好氧池和第一沉淀池、第二好氧池和第二沉淀池、以及第三好氧池和第三沉淀池中,经过多次处理后,大大提高了焦化废水中的COD及氨氮的去除率,又能提供稳定的出水水质。本实用新型对焦化废水的处理工艺流程简单,处理效果好,不易发生污泥膨胀,处理效果好,能够满足《城镇废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一级的标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