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7.12.08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化工废水的综合利用系统,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焚烧装置、沼气收集装置、尾洗装置、污泥收集池、污泥浓缩池、脱水装置和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的废水收集池、格栅池、调节池、沉降池、UASB厌氧反应器、兼氧池、曝气池、超滤膜装置、缓冲池、DTRO膜装置及回收池。该系统通过在常规污水处理系统上增加超滤膜装置、缓冲池、DTRO膜装置及回收池等结构将污水处理后可再利用,同时通过焚烧装置、沼气收集装置和尾洗装置用于对废水处理过程产生的尾气进行处理,通过污泥收集池、污泥浓缩池、脱水装置用于对废水处理过程产生的污泥进行处理,即该系统对污水处理同时产生的污泥和尾气进行处理。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化工废水的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焚烧装置、沼气收集装置、尾洗装置、污泥收集池、污泥浓缩池、脱水装置和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的废水收集池、格栅池、调节池、沉降池、UASB厌氧反应器、兼氧池、曝气池、超滤膜装置、缓冲池、DTRO膜装置及回收池,所述调节池、沉降池和UASB厌氧反应器均为密封结构且其排气口均通过管路与尾洗装置连接,所述格栅池的污泥出口、沉降池的污泥出口、UASB厌氧反应器的污泥出口、兼氧池的污泥出口和曝气池的污泥出口均通过管路与污泥收集池连接,所述污泥收集池、污泥浓缩池和脱水装置通过管路依次连接,所述超滤膜装置的浓缩液出口通过管路与兼氧池连接,所述DTRO膜装置的浓缩液出口通过管路与焚烧装置连接,所述沼气收集装置通过管路与尾洗装置和焚烧装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工废水的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池和调节池并排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工废水的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兼氧池与曝气池并排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工废水的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焚烧装置与沼气收集装置之间设有气体干燥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工废水的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浓缩池的溢流口和脱水装置的排水口均通过管路与沉降池连接。
说明书
一种化工废水的综合利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化工废水的综合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化工合成中会产生各种废水,如生活废水、工艺废水、化验废水和雨水等,上述废水均不能直接排放,而是需要经过废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现有的废水处理系统通常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的废水收集池、格栅池、调节池、沉降池、厌氧池、兼氧池和曝气池等,处理后的废水直接外排或者并入污水管网中送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申请人在采用上述系统处理废水时发现如下两个问题:
1、处理后会产生大量水质较好的废水,如果直接排放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2、水处理过程中同时会产生废气和污泥,现有系统中并不能进行处理,不但影响生产环境,还会影响污水处理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化工废水的综合利用系统,该系统将污水处理后可再利用,同时该系统能对污水处理同时产生的污泥和尾气进行处理。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化工废水的综合利用系统,该系统包括焚烧装置、沼气收集装置、尾洗装置、污泥收集池、污泥浓缩池、脱水装置和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的废水收集池、格栅池、调节池、沉降池、UASB厌氧反应器、兼氧池、曝气池、超滤膜装置、缓冲池、DTRO膜装置及回收池,所述调节池、沉降池和UASB厌氧反应器均为密封结构且其排气口均通过管路与尾洗装置连接,所述格栅池的污泥出口、沉降池的污泥出口、UASB厌氧反应器的污泥出口、兼氧池的污泥出口和曝气池的污泥出口均通过管路与污泥收集池连接,所述污泥收集池、污泥浓缩池和脱水装置通过管路依次连接,所述超滤膜装置的浓缩液出口通过管路与兼氧池连接,所述DTRO膜装置的浓缩液出口通过管路与焚烧装置连接,所述沼气收集装置通过管路与尾洗装置和焚烧装置连接。
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格栅池和调节池并排设置。
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兼氧池与曝气池并排设置。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焚烧装置与沼气收集装置之间设有气体干燥装置。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污泥浓缩池的溢流口和脱水装置的排水口均通过管路与沉降池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化工废水的综合利用系统,该系统通过在常规污水处理系统上增加超滤膜装置、缓冲池、DTRO膜装置及回收池等结构将污水处理后可再利用,同时通过增加焚烧装置、沼气收集装置和尾洗装置用于对废水处理过程产生的尾气进行处理,通过增加污泥收集池、污泥浓缩池和脱水装置用于对废水处理过程产生的污泥进行处理,即该系统能对污水处理同时产生的污泥和尾气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