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7.12.08
公开(公告)日2018.06.22
IPC分类号C02F11/00; C02F11/12; C02F101/20
摘要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微波加远红外线污泥重金属固化系统,使污泥固化为可用于建材的玻璃体,包括远红外加热区、微波加热区、微波加热涵道、水冷区,经过预处理的块状污泥进入本系统,经过三次温度递增加热后呈熔岩态,进入水冷区温度急降后,使其中的重金属分子能够封固在形成的玻璃体中。本发明流程简单,能够有效解决含重金属污泥的处理问题,适合大规模生产应用。
权利要求书
1.微波加远红外线污泥重金属固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远红外加热区、微波加热区、微波加热涵道、水冷区,其中远红外加热区包括设于传送带上方的片状远红外加热器,使温度达到500-800℃;微波加热区包括设于传送带上方的微波源,使温度达到1300-1450℃;微波加热涵道包括设于涵道两侧的微波源,使温度达到1600℃。经过预处理的块状污泥通过传送带依次进入红外加热区、微波加热区、微波加热涵道,最终落入水冷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加远红外线污泥重金属固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的块状污泥为烘干后的干燥污泥块与二氧化硅,固化剂混合压块而成,其中二氧化硅占总重量的3-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加远红外线污泥重金属固化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进气口,可通入作为保护气体的氮气或惰性气体,保护反应过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加远红外线污泥重金属固化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抽气口,不断抽走反应产生的烟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加远红外线污泥重金属固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微波加热区与水冷区通过倾斜的微波加热涵道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加远红外线污泥重金属固化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整体结构采用圆柱形谐振腔,使磁力线能够集中从而更快速升温物料,同时圆柱形结构易满足其对压力的要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加远红外线污泥 重金属固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加热区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红外测温传感器,可提高污泥控温的有效性和均匀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加远红外线污泥重金属固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加热区两端设有微波抑制器,以防止微波泄漏,同时降低系统整体的密封难度。
说明书
微波加远红外线污泥重金属固化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泥处理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污泥固化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污水处理的蓬勃发展,污泥产量也在大幅增长,据预测2020年的污泥产量将达到8000多万吨,而有些特种废水如化工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属于危险废物,若不妥善处理将对环境和人类带来较大的危害。其中重金属是限制污泥大规模土地利用的重要因素,这就需要将这些污泥进行固化稳定化处理,使污泥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趋于稳定。固化是指通过提高污泥的强度、降低透水性来改变污泥的物理性质的过程,稳定化是指转化污泥中含有的重金属污染物的形态,构建内封闭系统而改变污泥化学性质的过程,使其可作为资源利用,有效解决污泥的二次污染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微波加远红外线污泥重金属固化系统,使污泥固化为可用于建材的玻璃体。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微波加远红外线污泥重金属固化系统,包括远红外加热区、微波加热区、微波加热涵道、水冷区,其中远红外加热区包括设于传送带上方的片状远红外加热器,使温度达到500-800℃;微波加热区包括设于传送带上方的微波源,使温度达到1300-1450℃;微波加热涵道包括设于涵道两侧的微波源,使温度达到1600℃。经过预处理的块状污泥通过传送带依次进入红外加热区、微波加热区、微波加热涵道,最终落入水冷区。
特别的,预处理的块状污泥为烘干后的干燥污泥块与二氧化硅,固化剂混合压块而成。其中二氧化硅占总重量的3-10%。
特别的,该系统还包括进气口,可通入作为保护气体的氮气或惰性气体,保护反应过程。
特别的,该系统还包括抽气口,不断抽走反应产生的烟气,保持真空度。
特别的,微波加热区与水冷区通过倾斜的微波加热涵道连接。
特别的,系统整体结构采用圆柱形谐振腔,使磁力线能够集中从而更快速升温物料,同时圆柱形结构易满足其对压力的要求。
特别的,微波加热区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红外测温传感器,可提高污泥控温的有效性和均匀性。
特别的,微波加热区两端设有微波抑制器,以防止微波泄漏,同时降低系统整体的密封难度。
本发明中,预处理的块状污泥仍含有重金属,当系统整体的真空度达到设定工况后,污泥进入本系统,经过三次温度递增加热后呈熔岩态,进入水冷区温度急降后,重金属分子能够封固在形成的玻璃体中。本发明流程简单,节能高效,能够有效解决含重金属污泥的处理问题,适合大规模生产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