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对生物污泥进行杂物分离的污泥处理技术

发布时间:2019-4-16 9:42:47

  申请日2018.11.21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IPC分类号C02F9/14; C02F11/121; C02F11/13; B07B1/0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对生物污泥进行杂物分离的污泥处理装置,包括:污泥储存箱,其底板包括一向下倾斜的倾斜板、弧形板,一挡板其沿弧形板所在圆弧径向设置,挡板上设有多个条状凹槽,一转轴其沿平行于挡板的侧面设置,转轴两侧面均设有隔板,污泥储存箱的侧壁设有一开口,开口内设有一出料板,出料板将开口上下分成第一出料口、第二出料口;分离箱,其内设有一导料管,导料管与第二出料口连通,分离箱内位于导料管下方上下间隔设有多个过滤板,通孔内同轴设有第一过滤桶,分离箱下端设有排水口。本发明的污泥处理装置,其可对污泥中的杂物进行分离,同时可对污泥中水分进行分离不会造成污染。

  权利要求书

  1.可对生物污泥进行杂物分离的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污泥储存箱,其上端设有进料口,所述污泥储存箱底板包括一向下倾斜的倾斜板、与倾斜板连接的弧形板,一挡板其沿弧形板所在圆弧径向设置,所述挡板的一端与弧形板的内凹面连接、另一端位于弧形板所在圆心处,所述挡板远离弧形板的侧面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条状凹槽,一转轴其沿平行于挡板远离弧形板的侧面设置,所述转轴与位于污泥储存箱外的第一电机转轴连接,所述转轴对应每个条状凹槽处两侧面均设有隔板,靠近弧形板一侧的隔板其端部伸入条状凹槽内,靠近弧形板一侧的隔板的端部倾斜朝上形成弯折,远离弧形板一侧的隔板的端部朝下倾斜形成弯折,所述转轴转动带动隔板转动并穿过条状凹槽,所述污泥储存箱的一侧壁向下倾斜设有第一导板,所述第一导板的一端设有第二导板,第二导板沿平行挡板远离弧形板的侧面设置,所述第二导板远离弧形板的侧面与挡板远离弧形板的侧面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二导板与倾斜板之间形成进料通道,所述污泥储存箱的侧壁对应隔板处设有一开口,所述开口内设有一出料板,所述出料板沿平行第二导板方向设置,所述出料板将开口上下分成第一出料口、第二出料口;

  分离箱,其内水平设有一导料管,所述导料管与第二出料口连通,所述导料管下端间隔设有多个导料孔,所述分离箱内位于导料管下方上下间隔设有多个过滤板,每个过滤板与分离箱内壁接触但不固连,每个过滤板上对应导料孔处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同轴设有第一过滤桶,所述第一过滤桶的内同轴设有第二过滤桶,所述第二过滤桶内同轴设有第三过滤桶,第一过滤桶、第二过滤桶、第三过滤桶的高度依次增大,第一过滤桶顶端高于对应过滤板的上端面,所述过滤板位于通孔之外的部分以及第一过滤桶、第二过滤桶、第三过滤桶的侧壁、底壁均开设有多个第一过滤孔,所述第三过滤桶的直径略大于导料孔的直径,上下相邻两个过滤板之间通过连接板连接,所述分离箱内位于过滤板下方还设有一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最下方的过滤板相抵接,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多个第二过滤孔,所述支撑板与分离箱位于支撑板以下部分形成废水存储室,所述分离箱下端设有排水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对生物污泥进行杂物分离的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箱顶壁为具有空心腔室结构,所述分离箱设有一热风机,所述热风机与空心腔室连通,所述空心腔室内设有多个导气孔,所述空心腔室通过导气孔与分离箱内腔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对生物污泥进行杂物分离的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箱位于支撑板上方的侧壁为具有中空结构的双层铜板,所述铜板内设有加热线,脱水箱外壁设有与所述加热线电连接的加热控制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对生物污泥进行杂物分离的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最下方的过滤板可在支撑板上沿水平方向移动,所述分离箱侧壁对应过滤板处设有一可打开/关闭的门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对生物污泥进行杂物分离的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上开设有用于污泥掉落的穿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对生物污泥进行杂物分离的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箱内位于支撑板下方依次设有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第三过滤层,所述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之间填充有粘土陶粒、珍珠岩、无烟煤,所述第二过滤层、第三过滤层之间填充有牡蛎壳、沸石、贝壳,所述粘土陶粒、珍珠岩、无烟煤的平均粒径为1~2mm,所述牡蛎壳、沸石、贝壳的平均粒径为2~4mm,所述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第三过滤层分别为纳滤膜滤层、活性炭吸附层、生物膜填充层。

  说明书

  可对生物污泥进行杂物分离的污泥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泥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对生物污泥进行杂物分离的污泥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污水处理,都存在一个污泥的处理问题,由于污水处理时,会产生大量的污泥,由于污泥的含水量很大,因此污泥的体积庞大需要占用很大的空间让污泥自然干燥,然后才能采取填埋或者焚烧的方式进行处理,在自然干燥过程中,污泥会渗出污水,若处理不当,所渗出的污水很容易形成二次污染,同时污泥中中包含大量的杂物,如石块、混凝土块等一些硬物,在填埋或者焚烧之前必须将这些硬物清理出来,然后进行焚烧。因此需要一种可对污泥中硬物进行清理且不易形成二次污染的污泥处理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对生物污泥进行杂物分离的污泥处理装置,其可对污泥中的杂物进行分离,同时可对污泥中水分进行分离不会造成污染。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可对生物污泥进行杂物分离的污泥处理装置,包括:

  污泥储存箱,其上端设有进料口,所述污泥储存箱底板包括一向下倾斜的倾斜板、与倾斜板连接的弧形板,一挡板其沿弧形板所在圆弧径向设置,所述挡板的一端与弧形板的内凹面连接、另一端位于弧形板所在圆心处,所述挡板远离弧形板的侧面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条状凹槽,一转轴其沿平行于挡板远离弧形板的侧面设置,所述转轴与位于污泥储存箱外的第一电机转轴连接,所述转轴对应每个条状凹槽处两侧面均设有隔板,靠近弧形板一侧的隔板其端部伸入条状凹槽内,靠近弧形板一侧的隔板的端部倾斜朝上形成弯折,远离弧形板一侧的隔板的端部朝下倾斜形成弯折,所述转轴转动带动隔板转动并穿过条状凹槽,所述污泥储存箱的一侧壁向下倾斜设有第一导板,所述第一导板的一端设有第二导板,第二导板沿平行挡板远离弧形板的侧面设置,所述第二导板远离弧形板的侧面与挡板远离弧形板的侧面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二导板与倾斜板之间形成进料通道,所述污泥储存箱的侧壁对应隔板处设有一开口,所述开口内设有一出料板,所述出料板沿平行第二导板方向设置,所述出料板将开口上下分成第一出料口、第二出料口;

  分离箱,其内水平设有一导料管,所述导料管与第二出料口连通,所述导料管下端间隔设有多个导料孔,所述分离箱内位于导料管下方上下间隔设有多个过滤板,每个过滤板与分离箱内壁接触但不固连,每个过滤板上对应导料孔处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同轴设有第一过滤桶,所述第一过滤桶的内同轴设有第二过滤桶,所述第二过滤桶内同轴设有第三过滤桶,第一过滤桶、第二过滤桶、第三过滤桶的高度依次增大,第一过滤桶顶端高于对应过滤板的上端面,所述过滤板位于通孔之外的部分以及第一过滤桶、第二过滤桶、第三过滤桶的侧壁、底壁均开设有多个第一过滤孔,所述第三过滤桶的直径略大于导料孔的直径,上下相邻两个过滤板之间通过连接板连接,所述分离箱内位于过滤板下方还设有一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最下方的过滤板相抵接,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多个第二过滤孔,所述支撑板与分离箱位于支撑板以下部分形成废水存储室,所述分离箱下端设有排水口。

  优选的是,所述的可对生物污泥进行杂物分离的污泥处理装置,所述分离箱顶壁为具有空心腔室结构,所述分离箱设有一热风机,所述热风机与空心腔室连通,所述空心腔室内设有多个导气孔,所述空心腔室通过导气孔与分离箱内腔连通。

  优选的是,所述的可对生物污泥进行杂物分离的污泥处理装置,所述分离箱位于支撑板上方的侧壁为具有中空结构的双层铜板,所述铜板内设有加热线,脱水箱外壁设有与所述加热线电连接的加热控制器。

  优选的是,所述的可对生物污泥进行杂物分离的污泥处理装置,最下方的过滤板可在支撑板上沿水平方向移动,所述分离箱侧壁对应过滤板处设有一可打开/关闭的门板。

  优选的是,所述的可对生物污泥进行杂物分离的污泥处理装置,所述隔板上开设有用于污泥掉落的穿孔。

  优选的是,所述的可对生物污泥进行杂物分离的污泥处理装置,所述分离箱内位于支撑板下方依次设有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第三过滤层,所述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之间填充有粘土陶粒、珍珠岩、无烟煤,所述第二过滤层、第三过滤层之间填充有牡蛎壳、沸石、贝壳,所述粘土陶粒、珍珠岩、无烟煤的平均粒径为1~2mm,所述牡蛎壳、沸石、贝壳的平均粒径为2~4mm,所述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第三过滤层分别为纳滤膜滤层、活性炭吸附层、生物膜填充层。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可对生物污泥进行杂物分离的污泥处理装置,通过在挡板上置多个条状凹槽,条状凹槽的宽度小于杂物的最小直径,这样可保证污泥可从条状凹槽中落下,同时开启第一电机,第一电机转动带动转轴转动,进而带动转轴上设置的隔板转动,隔板的转动即可将杂物带动并沿着隔板滑动,并最终沿着弯折处进入第一出料口中排出,即通过这种方法污泥由条状凹槽落下进入第二出料口,污泥中的杂物则由第一出料口排出,即实现了污泥中杂物的分离。

  2、本发明的可对生物污泥进行杂物分离的污泥处理装置,除去杂物的污泥由第二出料口进入导料管内,并经过导料孔向下掉落进入第三过滤桶中,当第三过滤桶中污泥过多时,向外溢出进入第二过滤桶中,当第二过滤桶中污泥过多时,向外溢出进入第一过滤桶中,当第一过滤桶中污泥过多时则溢出掉进过滤板,而污泥中的水分则经过上下多个过滤板进入废水存储室中,通过废水存储室将污泥中的水分分离并收集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