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污水处理沉淀池

发布时间:2019-3-15 14:20:22

  申请日2017.12.27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IPC分类号B01D21/02; B01D21/00; C02F1/5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的污水处理沉淀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内设置有螺旋状的沉淀通道,所述沉淀通道的螺旋外圆处连接有进料管道,所述沉淀通道的螺旋中心处的顶部设置有清液排出管道,所述沉淀通道末端的底部设置有淤泥排出管道;所述池体为圆形或者多边形。本发明提供的高效的污水处理沉淀池,在池体内设置螺旋状的沉淀流道,如此在有限的空间内尽量扩展污水沉淀流过的路程,如此一方面无需占据较大的空间,另一方面也无需过长的静置时间,由此确定时间与空间的均衡。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高效的污水处理沉淀池,包括池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内设置有螺旋状的沉淀通道,所述沉淀通道的螺旋外圆处连接有进料管道,所述沉淀通道的螺旋中心处的顶部设置有清液排出管道,所述沉淀通道末端的底部设置有淤泥排出管道;

  所述池体为圆形或者多边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通道内上部设置有盖板,在污水的流动方向上,所述进料通道的排料口与所述盖板的起始端与具有一预留间距,所述预留间距的尺寸大于五米;

  所述盖板的上方设置有浮渣抽取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处理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上位于所述螺旋中心处的部分上设置有贯穿连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沉淀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沉淀通道的中后段,所述沉淀通道的中部设置有隔板,所述清液排出通道设置于所述隔板的上方;

  所述沉淀通道的螺旋中心处位于所述隔板的下方还设置有回水管道的进水口,所述回水管道排水口位于所述进料管道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水处理沉淀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污水的流动方向上,所述隔板的高度依次下降;

  在所述污水的流动方向上,所述沉淀通道的底壁高度依次下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水处理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通道内位于所述隔板的下方设置有污泥推动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通道上中心部位的池壁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连通所述池壁两侧的空间,所述通孔位于的孔壁不高于所述沉淀通道底壁20c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污水处理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底壁与相连的所述沉淀通道的底壁处于同一高度上;

  所述沉淀通道中与所述通孔相连的底壁为斜面,所述斜面连接所述通孔的一端低于远离所述通孔的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沉淀池,其特征在于,在污水的流动方向上,所述沉淀通道的宽度逐渐变大。

  说明书

  高效的污水处理沉淀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高效的污水处理沉淀池。

  背景技术

  沉淀池是污水处理装置中的重要设备,其用于将清液和淤泥相分离,现有技术中为了提升沉淀效率,主要采用的技术手段为较长的静置时间或者较大的沉淀空间,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5252616U,授权公告日为2016年5月25日,名称为《大跨度污水处理沉淀池》的发明专利,其就通过大尺寸的池体来实现沉淀效率的提升。

  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较长的静置时间降低了污水净化的效率,而较大的沉淀空间则对设备占据的空间提出了要求,现有技术难以做到两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的污水处理沉淀池,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的污水处理沉淀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内设置有螺旋状的沉淀通道,所述沉淀通道的螺旋外圆处连接有进料管道,所述沉淀通道的螺旋中心处的顶部设置有清液排出管道,所述沉淀通道末端的底部设置有淤泥排出管道;

  所述池体为圆形或者多边形。

  上述的污水处理沉淀池,所述沉淀通道内上部设置有盖板,在污水的流动方向上,所述进料通道的排料口与所述盖板的起始端与具有一预留间距,所述预留间距的尺寸大于五米;

  所述盖板的上方设置有浮渣抽取机构。

  上述的污水处理沉淀池,所述盖板上位于所述螺旋中心处的部分上设置有贯穿连通孔。

  上述的污水处理沉淀池,在所述沉淀通道的中后段,所述沉淀通道的中部设置有隔板,所述清液排出通道设置于所述隔板的上方;

  所述沉淀通道的螺旋中心处位于所述隔板的下方还设置有回水管道的进水口,所述回水管道排水口位于所述进料管道的下方。

  上述的污水处理沉淀池,在所述污水的流动方向上,所述隔板的高度依次下降;

  在所述污水的流动方向上,所述沉淀通道的底壁高度依次下降。

  上述的污水处理沉淀池,所述沉淀通道内位于所述隔板的下方设置有污泥推动机构。

  上述的污水处理沉淀池,所述沉淀通道上中心部位的池壁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连通所述池壁两侧的空间,所述通孔位于的孔壁不高于所述沉淀通道底壁20cm。

  上述的污水处理沉淀池,所述通孔的底壁与相连的所述沉淀通道的底壁处于同一高度上;

  所述沉淀通道中与所述通孔相连的底壁为斜面,所述斜面连接所述通孔的一端低于远离所述通孔的一端。

  上述的污水处理沉淀池,在污水的流动方向上,所述沉淀通道的宽度逐渐变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发明提供的高效的污水处理沉淀池,在池体内设置螺旋状的沉淀流道,如此在有限的空间内尽量扩展污水沉淀流过的路程,如此一方面无需占据较大的空间,另一方面也无需过长的静置时间,由此确定时间与空间的均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