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干化制粒技术

发布时间:2019-3-15 9:20:29

  申请日2017.12.28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IPC分类号B01J2/10

  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搅拌制粒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泥干化制粒装置。其包括搅拌筒,所述搅拌筒上设置盖板,所述盖板上设置废气接口,所述盖板中心设置固定轴套,所述固定轴套内设置转动轴,所述固定轴套与转动轴间设置密封装置,搅拌电机置于所述固定轴套外连接所述转动轴的一端,所述转动轴的另一端设置两层搅拌桨叶,所述搅拌电机连接新型电加热,所述新型电加热连接所述搅拌筒,所述搅拌筒上端的侧壁上设置污泥进料口,所述搅拌筒底面设置出料口,所述搅拌筒外设置保温层。本实用新型通过搅拌桨叶将物料搅拌均匀制成颗粒,搅拌筒采用新型电加热的方式,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制粒均匀,环境污染小,制粒后便于包装、回收、利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泥干化制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搅拌筒,所述搅拌筒上设置盖板,所述盖板上设置废气接口,所述盖板中心设置固定轴套,所述固定轴套内设置转动轴,所述固定轴套与转动轴间设置密封装置,搅拌电机置于所述固定轴套外连接所述转动轴的一端,所述转动轴的另一端设置两层搅拌桨叶,所述搅拌电机连接新型电加热装置,所述新型电加热装置连接所述搅拌筒,所述搅拌筒上端的侧壁上设置污泥进料口,所述搅拌筒底面设置出料口,所述搅拌筒外设置保温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干化制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桨叶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直角形叶片,所述搅拌桨叶的中心向下延伸形成转轴连接于所述搅拌筒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干化制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筒底部对称设置支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干化制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层搅拌桨叶之间的间距小于1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干化制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桨叶的底面距离所述搅拌筒底面的间隙小于10mm。

  说明书

  一种污泥干化制粒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搅拌制粒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泥干化制粒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生产中,经常需要将湿的物料烘干。常规的烘干设备通过高温蒸汽加热物料,并带走水分,烘干设备结构复杂,成本高。以前的污泥 干化采用的是蒸汽、导热油、电等加热方式,污泥在干化过程中产生大量粉尘,二次污染较大,环境恶劣。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污泥制粒均匀、污染小的污泥干化制粒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污泥干化制粒装置,其包括搅拌筒,所述搅拌筒上设置盖板,所述盖板上设置废气接口,所述盖板中心设置固定轴套,所述固定轴套内设置转动轴,所述固定轴套与转动轴间设置密封装置,搅拌电机置于所述固定轴套外连接所述转动轴的一端,所述转动轴的另一端设置两层搅拌桨叶,所述搅拌电机连接新型电加热装置,所述新型电加热装置连接所述搅拌筒,所述搅拌筒上端的侧壁上设置污泥进料口,所述搅拌筒底面设置出料口,所述搅拌筒外设置保温层。

  上述的一种污泥干化制粒装置,其所述搅拌桨叶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直角形叶片,所述搅拌桨叶的中心向下延伸形成转轴连接于所述搅拌筒底部。

  上述的一种污泥干化制粒装置,其所述搅拌筒底部对称设置支腿。

  上述的一种污泥干化制粒装置,其所述两层搅拌桨叶之间的间距小于 10mm。

  上述的一种污泥干化制粒装置,其所述搅拌桨叶的底面距离所述搅拌筒底面的间隙小于10mm。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搅拌桨叶将物料搅拌均匀制成颗粒,搅拌筒采用电磁加热的方式,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制粒均匀,环境污染小,制粒后便于包装、回收、利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