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水处理用活性炭过滤技术

发布时间:2019-3-15 9:14:58

  申请日2017.12.28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IPC分类号B01D24/12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循环水处理用活性炭过滤装置,包括循环水泵和过滤器主体,所述循环水泵一端连通有进水管,循环水泵另一端连通有上水管,上水管远离循环水泵的一端与过滤器主体内的布水盘连通,所述过滤器主体内部设置有第一过滤主体框架和第二过滤主体框架,第一过滤主体框架和第二过滤主体框架内部均装填有活性炭滤材,第一过滤主体框架和第二过滤主体框架内部最底端的隔架固定有压力传感器,第一过滤主体框架和第二过滤主体框架下方均设置有石英砂堆层,所述过滤器主体内部底端面上设置有水质检测计。本实用新型可以实时检测水流与活性炭滤材之间的水流冲击力,继而可以辅助使用者适时调节合适的水流压力,有助于延长过滤器的使用寿命。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循环水处理用活性炭过滤装置,包括循环水泵(4)和过滤器主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泵(4)一端连通有进水管(3),循环水泵(4)另一端连通有上水管(7),上水管(7)远离循环水泵(4)的一端延伸进入过滤器主体(10)内部并与过滤器主体(10)内的布水盘(9)连通,所述过滤器主体(10)内部设置有第一过滤主体框架(11)和第二过滤主体框架(13),第一过滤主体框架(11)和第二过滤主体框架(13)均通过密封固定环(18)与过滤器主体(10)焊接固定,第一过滤主体框架(11)和第二过滤主体框架(13)内部均竖直固定有隔架(19),第一过滤主体框架(11)和第二过滤主体框架(13)内部均装填有活性炭滤材(21),第一过滤主体框架(11)和第二过滤主体框架(13)内部最底端的隔架(19)上均匀固定有数量不少于三个的压力传感器(20),第一过滤主体框架(11)和第二过滤主体框架(13)下方均设置有石英砂堆层(12),所述过滤器主体(10)内部底端面上设置有水质检测计(14),所述过滤器主体(10)底部设置有循环管(1)和出水管(16),且循环管(1)向进水管(3)处延伸并与进水管(3)连通,所述过滤器主体(10)一侧面上安装有显示屏(6),所述过滤器主体(10)上端面螺旋设置有上端盖(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水处理用活性炭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水管(7)上安装有上水阀(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水处理用活性炭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盘(9)固定在过滤器主体(10)内壁上,布水盘(9)为空腔处理,且布水盘(9)底端面上均匀设置有布水口(1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水处理用活性炭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主体框架(13)内部的活性炭滤材(21)透过缝隙小于第一过滤主体框架(11)内部的活性炭滤材(21)透过缝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 处理用活性炭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石英砂堆层(12)与第一过滤主体框架(11)或第二过滤主体框架(13)填装方式一致均为框架内部填装的方式进行填装石英砂颗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水处理用活性炭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管(1)上安装有循环水阀(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水处理用活性炭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16)上安装有出水阀(1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水处理用活性炭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6)与压力传感器(20)和水质检测计(14)均电连接。

  说明书

  一种循环水处理用活性炭过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循环水处理用活性炭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流程中最为常见的就是活性炭过滤,在现有的应用在污水处理上的活性炭过滤器主要是以圆筒罐状为主,在过滤器内部再设置活性炭吸附层,利用水流通过活性炭层进行吸附过滤。

  现有的污水处理中水流进入活性炭过滤器之前还需进行加压处理,以达到增加水压,加速水流通过活性炭过滤层以提升过滤速度,但是在长期的过滤工作后,由于长期受到水流的冲压作用而导致活性炭过滤结构出现形变产生缝隙的问题直接影响工作质量和使用效果,现有的过滤器根据规格额不同在进行使用时一般都会有适用的水压范围,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污水的污浊程度不同而导致进入过滤器内后与活性炭结构发生冲击时的压力也会不同,而且在实际应用中,使用者对于通入的水压关注程度也较低,所以现有的活性炭过滤器还需进一步的进行改良优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循环水处理用活性炭过滤装置,具备实时检测水流与活性炭装置之间的水流冲击力,并以数字化进行显示,以达到提醒使用者实时调节水泵的提升压力有助于延长过滤器的使用寿命的优点,解决现有的活性炭过滤器容易在较高水流的冲击下产生结构上的形变,容易降低使用寿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循环水处理用活性炭过滤装置,包括循环水泵和过滤器主体,所述循环水泵一端连通有进水管,循环水泵另一端连通有上水管,上水管远离循环水泵的一端延伸进入过滤器主体内部并与过滤器主体内的布水盘连通,所述过滤器主体内部设置有第一过滤主体框架和第二过滤主体框架,第一过滤主体框架和第二过滤主体框架均通过密封固定环与过滤器主体焊接固定,第一过滤主体框架和第二过滤主体框架内部均竖直固定有隔架,第一过滤主体框架和第二过滤主体框架内部均装填有活性炭滤材,第一过滤主体框架和第二过滤主体框架内部最底端的隔架上均匀固定有数量不少于三个的压力传感器,第一过滤主体框架和第二过滤主体框架下方均设置有石英砂堆层,所述过滤器主体内部底端面上设置有水质检测计,所述过滤器主体底部设置有循环管和出水管,且循环管向进水管处延伸并与进水管连通,所述过滤器主体一侧面上安装有显示屏,所述过滤器主体上端面螺旋设置有上端盖。

  优选的,所述上水管上安装有上水阀。

  优选的,所述布水盘固定在过滤器主体内壁上,布水盘为空腔处理,且布水盘底端面上均匀设置有布水口。

  优选的,所述第二过滤主体框架内部的活性炭滤材透过缝隙小于第一过滤主体框架内部的活性炭滤材透过缝隙。

  优选的,所述石英砂堆层与第一过滤主体框架或第二过滤主体框架填装方式一致均为框架内部填装的方式进行填装石英砂颗粒。

  优选的,所述循环管上安装有循环水阀。

  优选的,所述出水管上安装有出水阀。

  优选的,所述显示屏与压力传感器和水质检测计均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过滤主体框架和第二过滤主体框架,并在第一过滤主体框架和第二过滤主体框架内部填充活性炭滤材,达到了一次粗过滤二次细过滤的效果,同时在第一过滤主体框架和第二过滤主体框架内部设置了压力传感器,进行检测水流的冲击力,继而通过设置显示屏数字化显示检测数据,便于提示使用者实时的调节循环水泵的输出功率,继而调节合适的水流压力,避免水流压力过高而导致在较高压力的冲击下活性炭过滤装置出现结构上的损坏。

  2、本实用新型同时设置了水质检测计,利用水质检测计对过滤后的水质进行检测,同时通过显示屏数字化显示,同时设置的循环管可以对过滤不达标的水流进行二次甚至循环过滤,达到了过滤更加彻底的效果。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布水盘来对进入过滤器主体中的水流进行散布,有助于降低水流的压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