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村级污水处理改良型混凝沉淀一体化技术

发布时间:2019-3-14 8:57:26

  申请日2017.12.28

  公开(公告)日2018.08.21

  IPC分类号C02F1/52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村级污水处理的改良型混凝沉淀一体化设备,包括:混合区和机体,机体内分别设有水力反应区、平流沉淀区、斜管沉淀区和排泥系统;混合区设在水力反应区与平流沉淀区上方,该混合区设有进水口和与水力反应区连接的出水口;水力反应区、平流沉淀区和斜管沉淀区在机体内从前至后顺次连接,斜管沉淀区设有出水口;排泥系统设在平流沉淀区和斜管沉淀区的底部,分别与平流沉淀区和斜管沉淀区的排泥口连接。该设备无需动力设备,可保证传质效果、降低药耗;结合平流、斜管沉淀的优势,并对斜管沉淀的配水进行优化,提高沉淀效率。可拆卸式气泵气提排泥的设置,使运营维护有了进一步的保障。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村级污水处理的改良型混凝沉淀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混合区和机体,所述机体内分别设有水力反应区、平流沉淀区、斜管沉淀区和排泥系统;

  所述混合区设在所述水力反应区与平流沉淀区上方,该混合区设有进水口和与所述水力反应区连接的出水口;

  所述水力反应区、平流沉淀区和斜管沉淀区在所述机体内从前至后顺次连接,所述斜管沉淀区设有出水口;

  所述排泥系统设在所述平流沉淀区和斜管沉淀区的底部,分别与所述平流沉淀区和斜管沉淀区的排泥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村级污水处理的改良型混凝沉淀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区采用管道混合器,该管道混合器的进水端内和出水端内均设有弧形叶片,该管道混合器内的中部部位设置Y型交叉混合结构;

  该管道混合器的进、出口均设置异径三通;

  该管道混合器的前端设有椭圆形加药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村级污水 处理的改良型混凝沉淀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混合器采用不锈钢管道混合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村级污水处理的改良型混凝沉淀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力反应区是上部圆柱形,下部锥形的筒体,所述筒体内壁上设置三组水力斜向圆环,各水力斜向圆环与所述筒体内壁保持斜向15°角安装在所述筒体内壁上;

  所述水力反应区顶部设置切向进水管与所述混合区的出水口连接,该切向进水管在所述水力反应区内的出水端水平设置,出水方向与所述水力反应区内壁相切;

  所述水力反应区底部设置出水口与所述平流沉淀区内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村级污水处理的改良型混凝沉淀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流沉淀区底部设有锥形泥斗,所述锥形泥斗设有连接排泥系统的排泥口;

  该平流沉淀区的后端下部设置连接斜管沉淀区的出水口,所述出水口前方的所述平流沉淀区内设置挡板。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村级污水处理的改良型混凝沉淀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斜管沉淀区内上部设置斜管组件,斜管组件下方设置配水系统,所述配水系统与所述斜管沉淀区的进水口连接;

  所述斜管沉淀区内底部设有并列设置两个锥形集泥斗,各锥形集泥斗上均设有与排泥系统连接的排泥口,两个锥形集泥斗处于所述配水系统下方

  所述斜管沉淀区的后端中部设置出水口,所述出水口前端的所述斜管沉淀区内设置出水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村级污水处理的改良型混凝沉淀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斜管组件由支撑架和与水平面呈60°角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的若干斜管组成;各斜管的直径为:50mm。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村级污水处理的改良型混凝沉淀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水系统采用PVC-U穿孔管,该PVC-U穿孔管上两侧交叉设置配水孔洞,各配水孔洞斜向水平面45°向下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村级污水处理的改良型混凝沉淀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泥系统包括:

  第一组排泥装置、第二组排泥装置、第三组排泥装置和排泥总管;其中,

  所述第一组排泥装置、第二组排泥装置和第三组排泥装置分别连接至排泥总管,所述排泥总管设有总排泥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村级污水处理的改良型混凝沉淀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排泥装置、第二组排泥装置和第三组排泥装置结构相同,均包括:电动排泥阀连接排泥支管,所述电动排泥阀前的排泥支管上连接具有气提阀门的气提支路,各气提支路设置拆卸式气泵接口;

  所述排泥系统还包括:

  拆卸式气泵,用于连接各气提支路。

  说明书

  用于村级污水处理的改良型混凝沉淀一体化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村级污水处理的改良型混凝沉淀一体化设备。

  背景技术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体量大,单个站区处理规模小,随着技术的研究和农村污水发展的需求,小型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作为当前村级污水处理的核心技术,安装简单、维护方便、运营稳定、出水达标成为农村污水处理设备的关键,因此在保证处理系统稳定、达标的前提下,如何降低运营费用成为农村污水处理系统重要点,那么化学辅助加药系统(去除TP、TSS)成为出水稳定达标、运行费用低的重要制约因素。

  加药作为大部分小型污水处理设施保证出水达标的必要环节(如:要求出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站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为进一步保证出水TP达标,需投加铁盐或铝盐),目前国内主要通过增加搅拌强度或投加过量的混凝剂以弥补混凝接触不充分造成的传质效果欠佳,不仅增加机械搅拌的动力费用或运行药剂费用,还会同步造成出水或污泥中含有一定量的投加药剂、增加剩余污泥。而且对于处理规模小的站区,传统的平流沉淀池效果安全可靠、但占地过大;斜管沉淀池前端矾花颗粒较大,容易堵塞,频率较高的清洗影响污水处理的连续性。因此如何改变混合状态、提高混凝效果、充分发挥药效、运行维护方便、快捷对农村污水处理达标和运营起到至关重要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村级污水处理的改良型混凝沉淀一体化设备,混合效果好,通过配水优化强化后续沉淀效果,而且其方便控制、简单实用且节能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用于村级污水处理的改良型混凝沉淀一体化设备,包括:

  混合区和机体,所述机体内分别设有混合区、水力反应区、平流沉淀区、斜管沉淀区和排泥系统;

  所述混合区设在所述水力反应区与平流沉淀区上方,该混合区设有进水口和与所述水力反应区连接的出水口;

  所述水力反应区、平流沉淀区和斜管沉淀区在所述机体内从前至后顺次连接,所述斜管沉淀区设有出水口;

  所述排泥系统设在所述平流沉淀区和斜管沉淀区的底部,分别与所述平流沉淀区和斜管沉淀区的排泥口连接。

  由上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村级污水处理的改良型混凝沉淀一体化设备,其有益效果为:

  通过在机体内分别设置有机连接混合区、水力反应区、平流沉淀区和斜管沉淀区,并与连接平流沉淀区和斜管沉淀区的排泥系统配合,形成一种一体化结构的混凝沉淀设备,能实现以相对较低的能耗,提升混凝沉淀效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