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腌制污水处理技术

发布时间:2019-1-11 9:02:58

  申请日2018.03.07

  公开(公告)日2018.12.04

  IPC分类号C02F9/14; C02F103/32; C02F101/16; C02F101/10; C02F101/30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食物腌制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污水调节机构,其包括用于收集高浓度污水的第一集水池、用于收集低浓度污水的第二集水池及与所述第一集水池和第二集水池的出水端连接的调节池;污水处理机构,其包括依次连接的间歇厌氧污水处理器、水平三相流化床及膜生物反应器,所述间歇厌氧污水处理器的进水端与所述调节池连接。本实用新型设置调节池将高浓度腌制污水与低浓度腌制污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形成一定浓度的污水,其利于后续的生化处理,并依次通过间歇厌氧污水处理器进行厌氧处理,且设置水平三相流化床进行厌氧、兼氧和好氧处理以降低污水盐度,其有利于膜生物反应器的生化反应,提高有机物、磷氮的处理效率,且降低了处理成本。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食物腌制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污水调节机构,其包括用于收集高浓度污水的第一集水池、用于收集低浓度污水的第二集水池及与所述第一集水池和第二集水池的出水端连接的调节池;

  污水处理机构,其包括依次连接的间歇厌氧污水处理器、水平三相流化床及膜生物反应器,所述间歇厌氧污水处理器的进水端与所述调节池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物腌制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调节机构还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集水池和第二集水池的进水端的第一格栅井和第二格栅井,及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格栅井和第二格栅井内的第一格栅和第二格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物腌制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歇厌氧污水处理器包括一竖直设置的筒体、一设于所述筒体顶端的三相分离器及一驱动所述筒体内上下端污水间歇循环的内循环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食物腌制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循环组件包括水平排列于所述筒体底部的多个排水管、与多个排水管的进水端连接的内循环出水管、与所述筒体上端连通的内循环进水管及间歇驱动污水由所述内循环进水管进入内循环出水管的内循环管道泵;其中,每个所述排水管上侧设置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布置的排水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食物腌制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循环组件还包括与所述排水孔一一对应的多个孔帽,每个所述孔帽均包括竖直设置且下端与所述排水孔连通的导向部、由喷水管上端延伸形成的一内径由下至上逐渐增大的喷水部及覆盖于所述喷水部上端的覆盖部,所述喷水部上设置有多个喷水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食物腌制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部呈锥形,且其外壁与所述导向部外壁的夹角为115~145°。

  说明书

  一种食物腌制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食物腌制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腌制食品是我国人民十分喜欢的食品类型,然后在食品腌制过程中会形成大量污水,腌制污水具有盐度大、有机污染物浓度高等特点。目前,多采用物理、化学工艺对腌制污水进行处理,例如电絮凝法、吸附法和反渗透法等污水处理方法,但上述方法均存在投资成本高、运行费用高、存在二次污染的风险等问题,故工程应用困难较大。

  而随着新型耐盐菌和嗜盐菌的筛选,将耐盐菌和嗜盐菌应用于食物腌制污水的处理成为现阶段研究的重点。有鉴于此,本申请人于2016年8月29日申请了一种高盐度污水处理装置,其授权公告号为CN206033503U,其通过在不同阶段培养与污水盐度契合的不同种类的耐盐菌种以实现高盐度污水的依次降解处理,其处理效率高。然而,对于含有较高浓度的有机物、磷、氮的腌制污水,上述处理装置的处理效率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出一种食物腌制污水处理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腌制污水处理成本高、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食物腌制污水处理装置,包括:

  污水调节机构,其包括用于收集高浓度污水的第一集水池、用于收集低浓度污水的第二集水池及与所述第一集水池和第二集水池的出水端连接的调节池;

  污水处理机构,其包括依次连接的间歇厌氧污水处理器、水平三相流化床及膜生物反应器,所述间歇厌氧污水处理器的进水端与所述调节池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设置调节池将高浓度腌制污水与低浓度腌制污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形成一定浓度的污水,其利于后续的生化处理,并依次通过间歇厌氧污水处理器进行厌氧处理,且设置水平三相流化床进行厌氧、兼氧和好氧处理以降低污水盐度,其有利于膜生物反应器的生化反应,提高有机物、磷氮的处理效率,且降低了处理成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