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路板组件及水处理技术

发布时间:2018-12-29 17:08:19

  申请日2018.03.02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IPC分类号C02F1/04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路板组件及水处理装置;水处理装置包括碳化罐,水路板组件包括:水路板,设置有安装孔,碳化罐的一端设置在安装孔内;第一进水通道,设置在水路板的内部,并与碳化罐相连通;第一出水通道,设置在水路板的内部,并与碳化罐相连通;气路通道,设置在水路板的内部,并与碳化罐相连通。水流通过第一进水通道流入碳化罐内,二氧化碳等气体通过气路通道输送至碳化罐内,碳化罐对水和气体混合处理形成苏打水,苏打水由第一出水通道输出给用户,可见,水路和气路集成在了同一水路板上,进而取消了大部分的接头及水管,降低了生产成本,便于装配,提升了生产效率,且避免了漏水、漏气现象的发生,提升了用户使用的安全性。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水路板组件,用于水处理装置,所述水处理装置包括碳化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路板组件包括:

  水路板,设置有安装孔,所述碳化罐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安装孔内;

  第一进水通道,设置在所述水路板的内部,并与所述碳化罐相连通;

  第一出水通道,设置在所述水路板的内部,并与所述碳化罐相连通;

  气路通道,设置在所述水路板的内部,并与所述碳化罐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路板组件还包括:

  第二进水通道,设置在所述水路板的内部,并与所述第一进水通道相连通;

  第二出水通道,设置在所述水路板的内部;

  其中,所述水处理装置的冷水产生装置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二出水通道相连通,所述冷水产生装置的进水口与所述第一进水通道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路板组件还包括:

  进水口,设置在所述水路板上,并与所述第二进水通道相连通;

  进气口,设置在所述水路板上,并与所述气路通道相连通;

  第一出水口,设置在所述水路板上,并与所述第一出水通道相连通;

  第二出水口,设置在所述水路板上,并与所述第二出水通道相连通;

  第三出水口,设置在所述水路板上,并与所述第二进水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三出水口的数量为至少两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路板组件还包括:

  第一电磁阀,设置在所述第一出水口处;

  第二电磁阀,设置在所述第二出水口处;

  第三电磁阀,设置在所述第三出水口处;

  第四电磁阀,设置在所述进水口处;

  第五电磁阀,设置在所述进气口处。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水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路板组件还包括:

  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水路板上,并与所述第一进水通道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水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路板组件还包括:

  第一单向阀,设置在所述水路板上,并与所述第一进水通道相连通;

  第二单向阀,设置在所述水路板上,并与所述气路通道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水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路板组件还包括:

  压力开关,设置在所述水路板上,并与所述气路通道相连通;

  泄压阀,设置在所述水路板上,并与所述气路通道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水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路板组件还包括:

  第一桥接接头,设置在所述水路板上,并分别与所述碳化罐以及所述第一进水通道相连通;

  第二桥接接头,设置在所述水路板上,并分别与所述碳化罐以及所述第一出水通道相连通;

  第三桥接接头,设置在所述水路板上,并分别与所述碳化罐以及所述气路通道相连通。

  9.一种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水路板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处理装置还包括:

  水箱,所述水箱为一端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水路板组件的水路板盖设在所述水箱的开口处;

  其中,所述水路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水箱相连通;

  冷水产生装置,所述冷水产生装置包括:水管以及换热管;

  其中,所述水管设置在所述水箱内,所述水管的进水口与所述水路板组件的第一进水通道相连通,所述水管的出水口与所述水路板组件的第二出水通道相连通;

  所述换热管设置在所述水箱的内部,并位于所述水管以及所述碳化罐的外部;或者所述换热管与所述水管交替排布,并位于所述碳化罐的外部。

  说明书

  水路板组件及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饮水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水路板组件及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静饮机常采用icebank制冷系统,即利用箱体内充满水,蒸发器放置在水的内部,当蒸发器与水接触的部位结冰时,再利用此能量达到冷却的目的,进而为用户提供冷水饮用。此制冷系统包含有多条水路,其功能复杂,尤其对于多功能的静饮机,还可能包括多条气路,因此,需要配备很多接头和管路,不仅生产成本高,而且生产效率低,生产过程中容易装配不到位,且接头过多,容易导致漏水、漏气的现象发生,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和满意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在于,提出一种水路板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在于,提出了一种水处理装置。

  有鉴于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水路板组件,用于水处理装置,水处理装置包括碳化罐,水路板组件包括:水路板,设置有安装孔,碳化罐的一端设置在安装孔内;第一进水通道,设置在水路板的内部,并与碳化罐相连通;第一出水通道,设置在水路板的内部,并与碳化罐相连通;气路通道,设置在水路板的内部,并与碳化罐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路板组件,水路板组件可应用在水处理装置中,尤其是静饮机,其可作为水以及气体流通的中间媒介,进而减少了水处理装置的接头等零部件的数量。具体地,水流通过第一进水通道流入碳化罐的内部,同时,通过气路通道向碳化罐内输送二氧化碳等气体,碳化罐对水和二氧化碳进行混合处理形成苏打水,苏打水从第一出水通道输出给用户饮用,可见,水路和气路集成在了同一水路板上,进而取消了大部分的接头以及水管,降低了生产成本,便于装配,从而提升了生产效率,且由于减少了接头的用量,避免了漏水、漏气现象的发生,提升了用户使用的安全性能,同时,水路板组件与碳化罐相配合产生了苏打水,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和满意度。当然,水路板的应用范围较广,不仅限于此。其中,可选地,水路板上还可设置有其他水路通道以及气路通道,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安排和设置。

  其中,可选地,气路通道的数量可为多条,多条气路的一端分别与碳化罐内的内置气瓶相连通,多条气路的另一端可对应地连接有外置气瓶,进而向碳化罐提供充足二氧化碳等气体。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水路板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水路板组件还包括:第二进水通道,设置在水路板的内部,并与第一进水通道相连通;第二出水通道,设置在水路板的内部;其中,水处理装置的冷水产生装置的出水口与第二出水通道相连通,冷水产生装置的进水口与第一进水通道相连通。

  在该技术方案中,水路板还包括第二进水通道以及第二出水通道,其中,第二进水通道与第一进水通道相连通,使得第二进水通道内的水补给第一进水通道,进而可使水流通过第一进水通道补给碳化罐,以使碳化罐能够产生充足的苏打水供用户饮用;第二出水通道与冷水产生装置的出水口相连通,第一进水通道与冷水产生装置的进水口相连通,第一进水通道内的水输入给冷水产生装置,经冷水产生装置处理后形成冷水,在输送给第二出水通道,经第二出水通道输送给用户。

  具体地,水路板组件可形成四条水路,第一条水路:常温水由第二进水通道流入至第一进水通道,再由第一进水通道流入碳化罐内,气体由气路通道输送至碳化罐内,碳化罐对常温水以及二氧化碳气体进行混合处理形成苏打水,进而在将苏打水从第一出水通道输送给用户;第二条水路:常温水由第二进水通道流入至第一进水通道,再由第一进水通道流入至冷水产生装置中,经冷水产生装置处理形成冷水,冷水再由第二出水通道输送给用户;第三条水路:水可由第二进水通道直接输送给用户饮用,即可向用户提供常温的水;第四条水路:水可由第二进水通道直接输送给水处理装置的其他设备例如加热罐,即可向加热罐内提供常温的水,经加热罐处理后形成热水,供用户饮用。当然,各水路的具体用途,还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可见,由于水路板的设计,避免了接头和管路的应用,节省了成本,提高了安装效率,又可防止漏水现象的发生。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水路板组件还包括:进水口,设置在水路板上,并与第二进水通道相连通;进气口,设置在水路板上,并与气路通道相连通;第一出水口,设置在水路板上,并与第一出水通道相连通;第二出水口,设置在水路板上,并与第二出水通道相连通;第三出水口,设置在水路板上,并与第二进水通道相连通,第三出水口的数量为至少两个。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二进水通道与进水口相连通,便于向不同的水路内补给水,进而向碳化罐以及冷水产生装置补给水,从而保证水处理装置的正常工作。进气口与气路通道相连通,便于外置气瓶将气体通过进气口输送给气路通道,在通过气路通道供给给碳化罐,以使得碳化罐具有充足的气体以产生苏打水。水路板组件还包括第一出水口、第二出水口以及第三出水口,第一出水口与第一出水通道相连通,用于向用户提供苏打水,第二出水口与第二出水通道相连通,用户向用户提供冷水,第三出水口与第二进水通道相连通,其中,第三出水口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用于向用户提供常温水,其中另一个用于向加热罐内输送常温水,使得加热罐能够正常工作,形成热水,供用户饮用。当然,第三出水口的数量不仅限于此,其还可多于两个,即可通过第三出水口向水处理装置的其他装置补给水,便于产生不同口味的水,提供给用户饮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水路板组件还包括:第一电磁阀,设置在第一出水口处;第二电磁阀,设置在第二出水口处;第三电磁阀,设置在第三出水口处;第四电磁阀,设置在进水口处;第五电磁阀,设置在进气口处。

  在该技术方案中,水路板组件还包括多个电磁阀,每个出水口处均设置有一个电磁阀,以及气路通道的进气口处也设置有电磁阀,通过电磁阀控制出水、出气与否,安全可靠,且动作灵敏,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和满意度。其中,第五电磁阀的数量可为多个,其可与实际的气路通道的数量相匹配。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水路板组件还包括:驱动装置,设置在水路板上,并与第一进水通道相连通。

  在该技术方案中,水路板组件还包括驱动装置,设置在水路板上,并与第一进水通道相连通,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水流流向碳化罐,对碳化罐快速地补给水源,避免了水流自身动力不足,而降低了碳化罐内的水量,驱动装置的设置有助于向碳化罐内补给充足的水源,以使水处理装置能够时刻为用户提供充足的苏打水。可选地,驱动装置可为水泵,当然,不仅限于此。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水路板组件还包括:第一单向阀,设置在水路板上,并与第一进水通道相连通;第二单向阀,设置在水路板上,并与气路通道相连通。

  在该技术方案中,单向阀主要用于限制水以及气体的回流,保证水处理装置工作的稳定性。第一单向阀可禁止流入碳化罐内的水回流,以防止不同区域的水相混合,保证水处理装置的正常工作。第二单向阀用于防止气体的回流,保证有充足的气体流入碳化罐内,以使碳化罐能够正常工作,产生苏打水,其中,第二单向阀的数量可与气路通道的数量相匹配。当然,为了避免回流现象的出现,在其他管路上也可设置单向阀,以保证水处理装置的正常工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水路板组件还包括:压力开关,设置在水路板上,并与气路通道相连通;泄压阀,设置在水路板上,并与气路通道相连通。

  在该技术方案中,水路板组件还包括压力开关以及泄压阀,其中,压力开关设置在水路板上,并与气路通道相连通,泄压阀设置在水路板上,并与气路通道相连通,主要是通过压力开关读取气路通道内的气体的压力,当气体的压力不在合适、安全的范围内时,可及时调整泄压阀或检修,进而保证用户使用的安全性能。水路板组件还包括泄压阀,其设置在水路板上,并与气路通道相连通,优选地,其可自动启闭,自动调节气路通道内气体的压力,使其处于安全的范围内,保证用户的安全,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和满意度。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水路板组件还包括:第一桥接接头,设置在水路板上,并分别与碳化罐以及第一进水通道相连通;第二桥接接头,设置在水路板上,并分别与碳化罐以及第一出水通道相连通;第三桥接接头,设置在水路板上,并分别与碳化罐以及气路通道相连通。

  在该技术方案中,桥接接头分别实现了水路与碳化罐、气路与碳化罐的连通,保证连接处的稳定性以及密闭性,使得连接处不容易漏水,结构简单,安装操作方便,提高了生产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水处理装置,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水路板组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处理装置,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水路板组件,因此,具有该水路板组件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水处理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水处理装置还包括:水箱,水箱为一端开口的中空结构,水路板组件的水路板盖设在水箱的开口处;其中,水路板上开设有通孔,通孔与水箱相连通;冷水产生装置,冷水产生装置包括:水管以及换热管;其中,水管设置在水箱内,水管的进水口与水路板组件的第一进水通道相连通,水管的出水口与水路板组件的第二出水通道相连通;换热管设置在水箱的内部,并位于水管以及碳化罐的外部;或者换热管与水管交替排布,并位于碳化罐的外部。

  在该技术方案中,水处理装置还包括水箱、碳化罐、水管以及换热管,水处理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为:常温水首先由进水口流入至第二进水通道内,在由第二进水通道流入到第一进水通道内,从第一进水通道分成两条水路,其中,一条水路流向碳化罐,一条水路流向水管;流入碳化罐的水与经过气路管道流入碳化罐的气体尤其指二氧化碳气体相混合,形成苏打水,进而在从第一出水通道输送到第一出水口,为用户提供苏打水;流入水管的水经过与换热管热交换转变成冷水,随后从第二出水通道输送到第二出水口,进而为用户提供冷的饮用水;其中,常温水可经过第二进水通道直接输送至第三出水口,进而为用户提供常温的水,同时第二进水通道上还可引出另一个第三出水口,此出水口与加热罐相连通,用于向加热罐补给水,以便于向用户提供热水,当然,此出水口还可连接至水处理装置内的其他装置上,便于产生不同口味的饮用水,可根据用户的需要进行设置。

  其中,水路板上开设有通孔,此通孔与水箱相连通,便于通过此通孔向水箱内注水,水箱内的水一方面可冷却换热管,使得换热管的温度不至于升高,另一方面,换热管在水箱内会结冰,进而形成冰蓄冷,可利用此能量与水管内的常温水热交换,形成冷水,节约了能源。可选地,换热管为蒸发器,但不仅限于此。可选地,水管可为不锈钢水管,强度高,耐锈蚀,但不仅限于此。

  其中,对于换热管的结构设置有两种不同的方案,第一种,换热管设置在水管的外部,其可有效地与水管内的水进行热交换,快速产生冷水,同时换热管设置在碳化罐的外部,使得碳化罐能够产生冷的苏打水;第二种,换热管与水管交替分布,也能进行很好地热交换,且交替排布的方式,使得换热管与水管集成在一起,结构更紧凑小巧,无需占用过大的空间,有助于减小静饮机的体积,使其更加小巧,同时换热管与水管缠绕在碳化罐的外部,换热管同样可与碳化罐内的水进行热交换,使碳化罐内产生冷水。

  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处理装置,其包括的水路板组件能够将多条水路和气路整合在同一水路板内,还可通过水路板上开设的通孔实现水箱加水,多条水路中可分路出一条水路用于向加热罐输送水,以实现水处理装置向用户提供热水,同时其余的水路还可实现对常温水、冷水以及苏打水的输送。此外,外置气瓶通过气路通道与碳化罐内的内置气瓶相连通,便于向碳化罐提供充足的二氧化碳气体,使得碳化罐能够产生充足的苏打水。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