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污泥处理方法及技术

发布时间:2018-9-19 16:50:07

  申请日2011.05.26

  公开(公告)日2011.12.14

  IPC分类号C02F11/1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体化污泥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污泥填满由过滤板与仓体的内壁密封连接并形成的至少2个空间可变的腔体,通过液压器推动过滤板移动,使得腔体产生高压,然后经高压挤压将污泥中的水压缩出来变成泥饼,压缩出来的水通过出水孔进行排水,泥饼放进回收站。本发明不仅可进行连续处理污泥,污泥脱水率高,而且不会造成再次污染,处理成本较低。

  权利要求书 [支持框选翻译]

  1.一体化污泥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污泥填满由过滤板与 仓体的内壁密封连接并形成的至少2个空间可变的腔体,通过液压器 推动过滤板移动,使得腔体产生高压,然后经高压挤压将污泥中的水 压缩出来变成泥饼,压缩出来的水通过出水孔进行排水,泥饼放进回 收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污泥处理装置的污泥处理方法, 其特征在于:在常温下,通过高压泵将污泥从进泥口灌入仓体内,并 经过滤板的进料孔填满由过滤板与仓体的内壁密封连接并形成的至 少2个空间可变的腔体,并经控制台启动液压器推动安装在过滤板侧 面的活塞移动,活塞推动过滤板压缩靠近活塞的第一个腔体,使得第 一个腔体的空间变小产生高压,然后通过过滤板上的一层膜过滤装置 经高压挤压将污泥中的水压缩出来,压缩出来的水通过过滤板进入出 水孔进行排水;当第一个腔体内的污泥被压缩成泥饼后,再依次压缩 相邻的腔体,直到所有腔体内的污泥被压缩成泥饼,最后通过液压器 拉活塞打开各个腔体,通过仓体行走液压器将可水平活动底板打开, 泥饼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动掉落进入回收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化污泥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空间变小产生的高压为2~20MPA。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化污泥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通过高压泵填满腔体后的污泥的含水率为78%~92%;所述的 泥饼是含水率为15%~50%的污泥固化物。

  5.实现权利要求1-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体化污泥处理方法 的一体化污泥处理装置,包括一组并列排列的支柱(15),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支柱(15)间设有一跑道(10),跑道(10)上设有经后 平行支柱(1)固定在支柱(15)上的带进泥口(2)的仓体(3),仓 体(3)内设有移动式污泥脱水机构,移动式污泥脱水机构与仓体(3) 内壁密封连接并形成至少2个空间可变的腔体(19),移动式污泥脱 水机构一端经带出水口(9)的活塞(7)连接固定在支柱(15)上的 液压器(8),液压器(8)连接有控制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体化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移动式污泥脱水机构包括若干块与仓体(3)内壁密封连接的 过滤板(6),过滤板(6)设有1个以上出水孔(16)和1个以上进 料孔(18),相邻的过滤板(6)在出水孔(16)处经伸缩节(5)连 接,所述的出水孔(16)与伸缩节(5)、出水口(9)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体化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过滤板(6)两侧设有一层膜过滤装置(17)。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体化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仓体(3)为圆形或外壁上设有网状骨架(11)的方形,网状 骨架(11)包括相互垂直交叉连接的钢材(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体化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钢材(4)是由锡、铅、镍、铁、硅和铜中的至少三种材料制 成的。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体化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仓体(3)由钢板构成,底部为可水平活动的底板(12),可水 平活动的底板(12)下设有连接仓体行走液压器(14)的行走机构(13), 仓体行走液压器(14)固定在支柱(15)上。

  说明书 [支持框选翻译]

  一体化污泥处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泥脱水方法及设备,尤其是一种适用于城市生 活污泥及农工业污泥的一体化污泥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污泥是城市生活污水和农工业废水在进行净化过程中产生的沉 淀物,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固体废弃物。如果不加以彻底处理,将会 对环境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

  目前,我国污泥处理的技术核心和难点是污泥脱水工艺。污泥脱 水的程度决定了污泥的后续处置方式和污泥的再污染程度。由于我国 污泥脱水技术落后,致使脱水后的污泥含水量较高。我国大部分城市 污泥出了污水处理厂后,便进入无序的临时堆放或简单填埋状态,不 仅占用大量土地资源,而且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特别是污水侵入地下 水,造成部分地下水资源难以复原的永久性危害。

  我国现阶段常用的污泥脱水技术主要有四种:厢式压滤技术、带 式压滤技术、离心脱水技术、板框压滤技术。

  1、厢式压率技术:它的结构简单,但若是碰到有含油性,粘性 的污泥就无法正常脱水,间歇式过滤不能连续运行,占地面积大,维 修频率高,员工劳动强度大,滤布更换费用高,工作环境差。

  2、带式压滤技术:带式压滤机经过浓缩的污泥在混合器中混合 后,污泥中聚凝成体积较大的絮状团块,分离出自由水。絮凝后的污 泥被输送到压滤机污水处理设备带式压滤机,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由水 被分离,形成不流动状态的污泥,挤压力、剪切力作用下,逐步挤压 污泥,最后形成滤饼排出。

  3、离心脱水技术:待处理的污泥进入离心机后,利用固、液比 重差,并依靠离心力场使之扩大几千倍,污泥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沉 降,被澄清的污水由澄清液的管道排出,脱水污泥则从主机排渣口排 出,再由无轴螺旋输送机(或泥渣输送泵)移送至指定地点或直接装车 外运。

  4、板框压滤技术:压滤机由交替排列的滤板和滤框构成一组滤 室。滤板的表面有沟槽,其凸出部位用以支撑滤布。滤框和滤板的边 角上有通孔,组装后构成完整的通道,能通入悬浮液、洗涤水和引出 滤液。滤板和虑框两侧各有把手支托在横梁上,由压紧装置压紧虑板 和虑框。虑板和虑框之间的滤布起密封垫片的作用。由供料泵将悬浮 液压入滤室,在滤布上形成滤渣,直至充满滤室。滤液穿过滤布并沿 滤板沟槽流至板框边角通道,集中排出。过滤完毕,可通入清洗涤水 洗涤滤渣。洗涤后,有时还通入压缩空气,除去剩余的洗涤液。随后 打开压滤机卸除滤渣,清洗滤布,重新压紧板、框,开始下一工作循 环。

  上述技术目前存在以下问题:

  1、不能连续性运行,容易粘连,维修频率高。

  2、污泥含水率仍然较高,通常在78%-83%之间,平均在80%左右, 能耗和药耗量均较大。

  3、产生恶臭和渗滤液等问题,再次污染环境。

  4、投资额度大,处理运行成本高,而且达不到预期处理效果, 企业负担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化污泥处理方法 及装置。本发明不仅可进行连续处理污泥,污泥脱水率高,而且不会 造成再次污染,处理成本较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体化污泥处理 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污泥填满由过滤板与仓体的内壁密封连接并形 成的至少2个空间可变的腔体,通过液压器推动过滤板移动,使得腔 体产生高压,然后经高压挤压将污泥中的水压缩出来变成泥饼,压缩 出来的水通过出水孔进行排水,泥饼放进回收站。

  前述的一体化污泥处理方法中,在常温下,通过高压泵将污泥从 进泥口灌入仓体内,并经过滤板的进料孔填满由过滤板与仓体的内壁 密封连接并形成的至少2个空间可变的腔体,并经控制台启动液压器 推动安装在过滤板侧面的活塞移动,活塞推动过滤板压缩靠近活塞的 第一个腔体,使得第一个腔体的空间变小产生高压,然后通过过滤板 上的一层膜过滤装置经高压挤压将污泥中的水压缩出来,压缩出来的 水通过过滤板进入出水孔进行排水;当第一个腔体内的污泥被压缩成 泥饼后,再依次压缩相邻的腔体,直到所有腔体内的污泥被压缩成泥 饼,最后通过液压器拉活塞打开各个腔体,通过仓体行走液压器将可 水平活动底板打开,泥饼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动掉落进入回收站。

  前述的一体化污泥处理方法中,所述的空间变小产生的高压为 2~20MPA。

  前述的一体化污泥处理方法中,所述的通过高压泵填满腔体后的 污泥的含水率为78%~92%;所述的泥饼是含水率为15%~50%的污泥 固化物。

  根据前述的一体化污泥处理方法实现的一体化污泥处理装置,包 括一组并列排列的支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柱间设有一跑道,跑 道上设有经后平行支柱固定在支柱上的带进泥口的仓体,仓体内设有 移动式污泥脱水机构,移动式污泥脱水机构与仓体内壁密封连接并形 成至少2个空间可变的腔体,移动式污泥脱水机构一端经带出水口的 活塞连接固定在支柱上的液压器,液压器连接有控制台。

  前述的一体化污泥处理装置中,所述的空间可变的腔体至少为3 个。

  前述的一体化污泥处理装置中,所述的移动式污泥脱水机构包括 若干块与仓体内壁密封连接的过滤板,过滤板设有1个以上出水孔和 1个以上进料孔,相邻的过滤板在出水孔处经伸缩节连接,所述的出 水孔与伸缩节、出水口连通。

  前述的一体化污泥处理装置中,所述的出水孔为4个;所述的进 料孔为一个。

  前述的一体化污泥处理装置中,所述的过滤板两侧设有一层膜过 滤装置。

  前述的一体化污泥处理装置中,所述的仓体为圆形或外壁上设有 网状骨架的方形,网状骨架包括相互垂直交叉连接的钢材。

  前述的一体化污泥处理装置中,所述的钢材是由锡、铅、镍、铁、 硅和铜中的至少三种材料制成的。

  前述的一体化污泥处理装置中,所述的仓体由钢板构成,底部为 可水平活动的底板,可水平活动的底板下设有连接仓体行走液压器的 行走机构,仓体行走液压器固定在支柱上。

  前述的一体化污泥处理装置中,所述的后平行支柱,是一整体结 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将进泥、压泥和 排泥过程依次完成,实现一体化的目的,并能进行连续处理污泥,多 个腔体是密封的,不会出现渗滤液等问题,避免造成再次污染;采用 液压器作为动力进行腔体的挤压使得产生20MPA的高压,通过高压进 行污泥的脱水,不仅工作效率高,而且极大的提高了污泥的脱水率, 可以将污泥的含水率脱至15%~50%,使得含固率高,便于存储、运 输及处置。本发明还具有耗电量省,处理每吨污泥耗电5~10KWH, 处理成本较低,而且只需通过控制台进行操作即可,自动化程度高, 安全性能好;在污泥处理时,采用常温下进行工作,无需电能加热、 煤气燃烧等热源工作、节约能源。

  本发明还具有以下优点:

  1、结构紧凑,运行稳定可靠,操作性好;

  2、通过为整体结构的后平行支柱,支柱固定在支柱上,在不破 坏原有墙体的情况下,使得具有一定的牢固度和相对美观度;

  3、运动惯性较小,反应速度快;

  4、污泥的处理量大,单组每天可产生10吨干泥饼;

  5、通过膜过滤装置和过滤板的双重过滤后,能将过滤液中COD (即化学需氧量)可降低90%以上,因此污泥的过滤液可直接回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