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厨垃圾脱油废水的利用方法

发布时间:2018-9-17 14:20:22

  申请日2011.06.16

  公开(公告)日2011.12.21

  IPC分类号C05F9/00; A01G1/0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餐厨垃圾脱油废水的利用方法,属于废物资源化利用领域。该方法包括:以餐厨垃圾脱油废水为主要原料,通过过滤、调质、装瓶、灭菌、接种、培养、扩繁等几个主要操作步骤,将餐厨垃圾脱油废水制成食用菌液体菌种培养基,用于生产食用菌液体菌种。该方法能够规模化处理餐厨垃圾脱油废水,制成的液体菌种活性强,接种后发菌快、出菇率高,适用于食用菌工厂化栽培中的连续定量接种,其工艺简单,有效利用了餐厨垃圾脱油废水。

  权利要求书 [支持框选翻译]

  1.一种餐厨垃圾脱油废水的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过滤:将餐厨垃圾脱油废水通过筛网过筛,除去颗粒较大的杂物;

  调质:将过滤得到的餐厨垃圾脱油废水加水稀释后,加入玉米面粉、磷酸二氢钾和硫 酸镁后搅拌均匀,形成悬浊液;

  灭菌:将调质后得到的所述悬浊液装入容器中,通过高压蒸汽或常压蒸汽灭菌;

  接种:灭菌后,待容器内悬浊液温度降至30℃以下时,在无菌环境中向容器内的悬 浊液中加入过氧化钙粉末,并接入食用菌菌种;

  培养:接种后将容器静置培养24~48小时,将容器固定在往复式或旋转式振荡机上, 调节振动频率为80~120转/分钟,于23~28℃的黑暗环境中培养5~10天制成液体菌种;

  扩繁:将上述调质步骤调质后得到的所述悬浊液装入工业发酵装置,经灭菌和冷却后 在无菌条件下接入上述培养步骤得到的所述液体菌种,然后通入无菌空气,经5~10天培 养后,制成用于食用菌工厂化栽培的液体菌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厨垃圾脱油废水的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步骤 中,采用筛孔孔径为1~1.5mm的筛网对餐厨垃圾脱油废水进行过筛除去颗粒较大的杂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厨垃圾脱油废水的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质步骤 中,采用以下方式将过滤得到的餐厨垃圾脱油废水加水稀释后,加入玉米面粉、磷酸二氢 钾和硫酸镁后搅拌均匀:

  将过筛后的餐厨垃圾脱油废水加水稀释至含固率为2~4%后,加入质量分数为1~3% 的玉米面粉、0.2~0.3%的磷酸二氢钾和0.1~0.15%的硫酸镁,之后搅拌均匀得到悬浊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厨垃圾脱油废水的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灭菌步骤 中,采用以下方式将调质后得到的所述悬浊液装入容器中,通过高压蒸汽或常压蒸汽灭菌:

  将所述悬浊液装入500~1000ml容积的三角烧瓶,装液量为烧瓶容积的25~40%,然后 用棉球将三角烧瓶的瓶口塞紧;

  将装液完毕的三角烧瓶送入高压蒸汽灭菌锅或常压蒸汽灭菌锅灭菌。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餐厨垃圾脱油废水的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灭菌 步骤中的灭菌温度为100℃,灭菌时间为4~8小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厨垃圾脱油废水的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种步骤 中,向容器中加入过氧化钙粉末的加入量为按质量分数为0.05~0.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厨垃圾脱油废水的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扩繁步骤 中,接入上述培养步骤得到的所述液体菌种的接种量为培养液总重量的5~10%。

  说明书 [支持框选翻译]

  餐厨垃圾脱油废水的利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物资源化利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餐厨垃圾脱油废水的利用方法。

  背景技术

  餐厨垃圾是以废弃食品为主的一类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大,含水率高,具有较高的盐分、油脂和有机质含量,易分解变质产生臭气,是城市环境的主要污染源之一,需要专门收集、集中处理。我国当前运行的餐厨垃圾处理工艺主要有好氧堆肥、厌氧发酵制沼气、湿热处理制饲料等。这些工艺通常将餐厨垃圾进行除杂和脱水,然后进行油水分离,提取废水中的油脂,脱油后的废水产生量较大,处置困难。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现有技术所存的问题,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一种餐厨垃圾脱油废水的利用方法,其工艺简单,对餐厨垃圾脱油废水利用效果好,不会二次影响环境,适合规模化生产。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一种餐厨垃圾脱油废水的利用方法,该方法包括:

  过滤:将餐厨垃圾脱油废水通过筛网过筛,除去颗粒较大的杂物;

  调质:将过滤得到的餐厨垃圾脱油废水加水稀释后,加入玉米面粉、磷酸二氢钾和硫酸镁后搅拌均匀,形成悬浊液;

  灭菌:将调质后得到的所述悬浊液装入容器中,通过高压蒸汽或常压蒸汽灭菌;

  接种:灭菌后,待容器内悬浊液温度降至30℃以下时,在无菌环境中向容器内的悬浊液中加入过氧化钙粉末,并接入食用菌菌种;

  培养:接种后将容器静置培养24~48小时,将容器固定在往复式或旋转式振荡机上,调节振动频率为80~120转/分钟,于23~28℃的黑暗环境中培养5~10天制成液体菌种;

  扩繁:将上述调质步骤调质后得到的所述悬浊液装入工业发酵装置,经灭菌和冷却后在无菌条件下接入上述培养步骤得到的所述液体菌种,然后通入无菌空气,经5~10天培养后,制成用于食用菌工厂化栽培的液体菌种。

  上述方法所述过滤步骤中,采用筛孔孔径为1~1.5mm的筛网对餐厨垃圾脱油废水进行过筛除去颗粒较大的杂物。

  上述方法中,所述调质步骤中,采用以下方式将过滤得到的餐厨垃圾脱油废水加水稀释后,加入玉米面粉、磷酸二氢钾和硫酸镁后搅拌均匀:

  将过筛后的餐厨垃圾脱油废水加水稀释至含固率为2~4%后,加入质量分数为1~3%的玉米面粉、0.2~0.3%的磷酸二氢钾和0.1~0.15%的硫酸镁,之后搅拌均匀得到悬浊液。

  上述方法中,所述灭菌步骤中,采用以下方式将调质后得到的所述悬浊液装入容器中,通过高压蒸汽或常压蒸汽灭菌:

  将所述悬浊液装入500~1000ml容积的三角烧瓶,装液量为烧瓶容积的25~40%,然后用棉球将三角烧瓶的瓶口塞紧;

  将装液完毕的三角烧瓶送入高压蒸汽灭菌锅或常压蒸汽灭菌锅灭菌。

  上述方法中,所述灭菌步骤的灭菌温度为100℃,灭菌时间为4~8小时。

  上述方法中,所述接种步骤中,向容器中加入过氧化钙粉末的加入量为按质量分数为0.05~0.1%。

  上述方法中,所述扩繁步骤中,接入上述培养步骤得到的所述液体菌种的接种量为培养液总重量的5~10%。

  本发明有益效果为:通过对餐厨垃圾脱油废水进行处理后,制成食用菌液体菌种培养基,从而生产出适合工厂化应用的食用菌液体菌种。在解决餐厨垃圾脱油废水处置问题的同时,还可以节约粮食资源,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该方法工艺简单,适合规模化生产,不但有效利用了餐厨垃圾脱油废水,且制得的食用菌液体菌种成本低、活性强,接种后发菌快、出菇率高、产量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