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5.04.07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污水处理系统中去除重金属的方法,所述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一沉池和曝气池,在所述一沉池中养殖蓝藻,并使蓝藻随污水自然流入曝气池;所述蓝藻是指丝状的、悬浮的蓝藻。所述蓝藻是指螺旋藻或者鱼腥藻。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应用于污水处理系统中去除重金属的方法,所述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一沉池和曝气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一沉池中养殖蓝藻,并使蓝藻随污水自然流入曝气池;所述蓝藻是指丝状的、悬浮的蓝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污水处理系统中去除重金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蓝藻是指螺旋藻或者鱼腥藻。
说明书
一种应用于污水处理系统中去除重金属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处理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污水处理系统中去除重金属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的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一沉池、曝气池和二沉池。但是经过一般污水处理系统处理过的水因含有大量的重金属,依然无法有效应用。
在众多的重金属废水处理方法中,生物吸附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用于生物吸附的原料有细菌、真菌、藻类、少数高等植物及其代谢产物,以及淀粉、纤维素、壳聚糖等有机物。
许多藻类具有富集金属的能力,其吸附性能往往比其他生物更高。蓝藻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生物,在淡水、海洋和陆地都能见到蓝藻的踪迹,许多种类还能生长在极端环境下,具有很强的抗逆性。
在生物进化史上,蓝藻是唯一的原核藻类,与其他真核藻类有明显的不同,其细胞结构更接近于光合细菌,网此也称蓝细菌。
生物体对重金属的选择性吸附与吸附效率很大程度上是由细胞壁的性质决定的。藻类细胞壁带一定的负电荷,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和粘性,可提供许多官能团如羟基、羧基、氨基、酰胺基、磷酸根等与金属离子结合。一些没有细胞壁的藻类并没有表现出很好的吸附性能。蓝藻的细胞壁与真核藻类差别较大,真核藻类的细胞壁主要成分为纤维素,而蓝藻的细胞壁主要成分为肽聚糖.肽聚糖可以从水溶液中络合大量的金属离子,特别是大多数过渡金属,
而且蓝藻细胞壁表面的粘性胶质鞘丰要成分为酸性粘多糖或果胶质,具有较强的吸附小颗粒和金属离子的能力。另外,蓝藻还可以分泌胞外多糖来络合金属离子。
目前用于生物吸附研究的蓝藻主要有螺旋藻、鱼腥藻、微囊藻、念珠藻、席藻和聚球藻等。
目前也有人将蓝藻应用于污水处理系统,主要是通过单独培育蓝藻然后投放到曝气池的方法,但是曝气池中大量的细菌等微生物粘附在微藻上会导致微藻无法生长甚至死亡,这样就需要不停的投放,治理成本高昂。同时粘附的微生物会阻碍微藻对污水中重金属的吸附,影响吸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应用于污水处理系统中去除重金属的方法,通过筛选合适的蓝藻品种以及设计合理的吸附方案,达到更有效除去污水中金属离子的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应用于污水处理系统中去除重金属的方法,所述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一沉池和曝气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一沉池中养殖蓝藻,并使蓝藻随污水自然流入曝气池;所述蓝藻是指丝状的、悬浮的蓝藻。
所述蓝藻是指螺旋藻或者鱼腥藻。
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污水处理系统,通过在一沉池内养殖蓝藻,可以充分利用一沉池广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沉淀时间,充分吸附污水中的金属离子,而且保证蓝藻不断繁殖。。
2、本发明选择无毒害性的,丝状、悬浮的螺旋藻或者鱼腥藻作为重金属离子的生物吸附材料,吸附效率好且不会造成水体的再度污染。
3、本发明方法中使蓝藻随一沉池处理过的污水一起流入曝气池,由于在曝气池中,丝状蓝藻与细菌等微生物结合后迅速絮凝沉淀,又再一次利用吸附过重金属的蓝藻吸附细菌菌体,实现了蓝藻的二次利用,并且这种持续消耗也可避免一沉池中蓝藻的过度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