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5.11.02
公开(公告)日2016.03.09
IPC分类号C02F3/30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反应池,包括池体、进水管和出水管,池体按水流方向依次分隔出厌氧区、好氧区和沉淀区,厌氧区依次连通好氧区和沉淀区,厌氧区内设有厌氧微生物菌,进水管伸至厌氧区内,在厌氧区内的进水管的管壁上开设微孔,好氧区内设有供填料放置的填料板,填料板沿好氧区的长度方向呈W字型排列,填料板之间布设有曝气装置,沉淀区与出水管连接,沉淀区的两侧壁分别向内倾斜且对称设置。本实用新型加强污水处理效果,提高污水处理效率,优化设备对污水的处理。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水处理反应池,包括池体、进水管和出水管,其特征在于:池体按水流方向依次分隔出厌氧区、好氧区和沉淀区,厌氧区依次连通好氧区和沉淀区,厌氧区内设有厌氧微生物菌,进水管伸至厌氧区内,在厌氧区内的进水管的管壁上开设微孔,好氧区内设有供填料放置的填料板,填料板沿好氧区的长度方向呈W字型排列,填料板之间布设有曝气装置,沉淀区与出水管连接,沉淀区的两侧壁分别向内倾斜且对称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反应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呈S型、Z型、W型或弓字型布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反应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厌氧区内的进水管长度占厌氧区长度的三分之二至四分之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反应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为生物陶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反应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为竹纤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反应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板的外沿呈波浪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反应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装置包括曝气管和砂芯曝气头,砂芯曝气头安装在曝气管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反应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板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在好氧区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反应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板与填料板之间的夹角为45-6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反应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微 孔呈交错式分布。
说明书
一种污水处理反应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反应池,特别涉及一种污水处理反应池。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技术的迅猛发展,印染、化工、食品、造纸等行业排放的工业废水成为污水处理领域亟需解决的难题之一。虽然目前市场上的设备种类繁多,然而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习知的设备结构复杂,运行繁琐,对污水的处理能力弱,造成后期的脱氮除磷效果不太理想,无法达到排放的工业标准;
二、污水与填料难以充分反应,需要靠较长的时间进行生化反应,影响整体的污水处理效率,最终的处理效果不佳;
三、污泥或杂质容易堆积在沉淀区内,常常造成反应池被堵塞,使用不便,清洗昂贵,影响设备对污水的处理。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专门设计了一种污水处理反应池,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反应池,以加强污水处理效果,提高污水处理效率,优化设备对污水的处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污水处理反应池,包括池体、进水管和出水管,池体按水流方向依次分隔出厌氧区、好氧区和沉淀区,厌氧区依次连通好氧区和沉淀区,厌氧区内设有厌氧微生物菌,进水管伸至厌氧区内,在厌氧区内的进水管的管壁上开设微孔,好氧区内设有供填料放置的填料板,填料板沿好氧区的长度方向呈W字型排列,填料板之间布设有曝气装置,沉淀区与出水管连接,沉淀 区的两侧壁分别向内倾斜且对称设置。
所述进水管呈S型、Z型、W型或弓字型布设。
在所述厌氧区内的进水管长度占厌氧区长度的三分之二至四分之三。
所述填料为生物陶粒。
所述填料为竹纤维。
所述填料板的外沿呈波浪状。
所述曝气装置包括曝气管和砂芯曝气头,砂芯曝气头安装在曝气管上。
所述填料板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在好氧区内。
所述填料板与填料板之间的夹角为45-60°。
所述微孔呈交错式分布。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一、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运行方便,通过厌氧区、好氧区和沉淀区的配合实现对污水的处理,并且该厌氧区为微生物滤池,具有良好的污水处理能力,加强了后期的脱氮除磷效果,满足工业排放的需求;
二、本实用新型的进水管伸至厌氧区内,污水通过微孔进入厌氧区,能够阻碍污水的较大固态杂质,也有助于污水与厌氧微生物菌的充分反应,同时,好氧区内的填料板呈W字型排列,增大了污水与填料的接触面积,缩短了生化反应的时间,提高了污水整体的处理效率,加强了污水的处理效果;
三、本实用新型沉淀区的两侧壁分别向内倾斜且对称设置,当污泥或杂质进入沉淀区后,随着侧壁上随重力作用落入沉淀区底部,不易在侧壁上积累,避免反应池发生堵塞的情况,使用简单,无需清洗,优化了设备对污水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