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5.05.19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IPC分类号C02F103/16; C02F9/14
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镀废水回用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镀废水回用处理系统,用于解决现有电镀废水处理装置存在的占地面积大、处理效率低及使用寿命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机架,机架上从左至右依次设有厌氧池、好氧池、第一pH调节池和第二pH调节池,厌氧池经提升泵与外部的调整水池连通,厌氧池经管道与好氧池连通,好氧池经管道与第一pH调节池连通,第二pH调节池经管道第一PH调节池连通,第二pH调节池连通有浓缩池,浓缩池上设有循环出水口,循环出水口经微滤循环泵连通有微滤系统,微滤系统的出水口连通有微滤产水池,微滤产水池的出水口连通有反滤渗透膜组,所述反滤渗透膜组的出水口连通有反滤水箱。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电镀废水回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从左至右依次设有厌氧池、好氧池、第一pH调节池和第二pH调节池,所述厌氧池经提升泵与外部的调整水池连通,所述厌氧池经管道与好氧池连通,所述好氧池经管道与第一pH调节池连通,所述第二pH调节池经管道第一PH调节池连通,所述第二pH调节池连通有浓缩池,所述浓缩池上设有循环出水口,所述循环出水口经微滤循环泵连通有微滤系统,所述微滤系统的出水口连通有微滤产水池,所述微滤产水池的出水口连通有反滤渗透膜组,所述反滤渗透膜组的出水口连通有反滤水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镀废水回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池、好氧池、第一pH调节池和第二pH调节池设置在机架的后侧,所述微滤系统设置在管道内,所述微滤系统的管道设置在机架的前侧,所述第一pH调节池和第二pH调节池与微滤系统的管道之间分别安装浓缩池和微滤产水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镀废水回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的后侧从左至右依次设有酸液槽、碱液槽、PAC槽和碳粉槽,所述酸液槽设置在第二pH调节池的右侧,所述反滤渗透膜组设置在管道内,并且所述反滤渗透膜组的管道设置在酸液槽、碱液槽、PAC槽和碳粉槽的前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镀废水回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配设有用于对微滤系统进行清洗的微滤清洗箱,所述机架上配设有用于对反滤渗透膜组进行清洗的反渗透清洗箱;所述微滤清洗箱和反渗透清洗箱经管道连通在反滤渗透膜组的出水口。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一种电镀废水回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滤系统的出水口经管道连通浓缩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镀废水回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滤水箱的经管道连通微滤产水池。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镀废水回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浓缩池经污泥提升泵连通有设置在机架外部的污泥压滤机,所述污泥压滤机连通有污泥池。
说明书
一种电镀废水回用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镀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镀废水回用处理系统,用于对电镀废水进行净化处理。
背景技术
电镀(Electroplating)就是利用电解原理在某些金属表面上镀上一薄层其它金属或合金的过程,是利用电解作用使金属或其它材料制件的表面附着一层金属膜的工艺从而起到防止金属氧化(如锈蚀),提高耐磨性、导电性、反光性、抗腐蚀性(硫酸铜等)及增进美观等作用。
例如申请号为201020637422.7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电镀废水处理装置,包括臭氧接触反应罐以及连接在臭氧接触反应罐出水口上的两个吸附罐,两个吸附罐同时连接有再生装置,吸附罐上设有再生液排放口,臭氧接触反应罐和吸附罐之间、再生装置和吸附罐之间均设有阀门;吸附罐为活性炭吸附罐。
申请号为201220376716.8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电镀废水处理装置,包括破氰池,还包括有膜分离池、电化学处理装置和压滤机,该膜分离池与破氰池相连通,且膜分离池内浸没有具有进液口和输出管道的膜分离装置,电化学处理装置输出端连接至破氰池将电化学反应产生的含有络合物的溶液送至破氰池内,破氰池和膜分离池底部分别设有沉淀区,压滤机通过第一排出管道与沉淀区连通将来自沉淀区的沉淀物进行固液分离,膜分离装置输出管道连接有负压泵,通过负压泵工作将经进液口进入膜分离装置内的电镀废液分离出清水;还包括内设有吸附物质的吸附装置,该吸附装置输入端与负压泵输出端相连;还包括往破氰池或膜分离池的沉淀区上方充气的气源装置,破氰池和膜分离池靠近顶部分别设有与第一排出管道连通的第二排出管道将电镀废水顶部的悬浮物质排出至第一排出管道;还包括有往破氰池内加反应物质的破氰池加药箱;还包括通过连通管道与膜分离装置输出管道连通的反冲洗泵;破氰池或膜分离池沉淀区为锥形沉淀区。
申请号为201320146727.1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电镀废水回用处理系统,包括含镍废水处理系统、含锌废水处理系统、含铜废水处理系统、含铬废水处理系统和前处理废水处理系统,的含锌废水处理系统、含铜废水处理系统、含铬废水处理系统和前处理废水处理系统处理后的废水通过管道与中间水池、膜处理系统、浓液处理系统相连;的含锌废水处理系统、含铜废水处理系统、含铬废水处理系统和前处理废水处理系统处理后的污泥通过管道与污泥处理系统相连;含镍废水处理系统包括通过管道依次相连的含镍废水收集箱、多介质过滤器、保安过滤器、超滤处理系统、纳滤处理系统、反渗透浓缩系统和反渗透脱盐系统。
申请号为201320647406.X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电镀废水处理装置,包括氰反应池组、镍反应池组、铬反应池组、前处理反应池组、综合反应池组、混排反应池组、破络反应池、中间回调池、絮凝池、沉淀池、出水保障池、生化沉淀池,氰反应池组的输出端、镍反应池组的输出端、铬反应池组的输出端、前处理反应池组的输出端、综合反应池组的输出端、混排反应池组的输出端分别与破络反应池连接,破铬反应池的输出端与絮凝池连接,絮凝池的输出端与沉淀池连接,沉淀池的输出端与出水保障池连接,出水保障池的输出端与生化沉淀池连接;还包括污泥处理装置,污泥处理装置包括污泥池、污泥泵、板压过滤机,污泥池的输入端分别与沉淀池、生化沉淀池连接,污泥泵的输入端与污泥池连接,污泥泵的输出端与板压过滤机连接。
申请号为201420120398.8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电镀废水回用处理系统,包括废水处理地面、沟槽、雨水槽、过滤池和检测池,沟槽环绕设置于废水处理地面的四周,沟槽通过连接管与过滤池连接,过滤池通过连接管与检测池连接,检测池通过连接管与雨水槽连接,过滤池内设置有过滤网;雨水槽的两端设置有雨水外流口。
然而,现有的处理系统存在着以下问题:一、采用污水池设计、系统集成化程度低导致处理系统占地面积大;并且由于占地面积较大,使得大部分设备置于室外,导致设备容易老化,降低了设备的使用寿命;二、现有的污水处理不能连续进行污水处理,导致处理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电镀废水处理装置存在的占地面积大、处理效率低及使用寿命短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电镀废水回用处理系统,能够进行连续污水处理,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同时具有集成化程度高的特点,大大降低了污水处理系统的占地面积,并且能将系统置于室内,降低设备老化的速度,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镀废水回用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从左至右依次设有厌氧池、好氧池、第一pH调节池和第二pH调节池,所述厌氧池经提升泵与外部的调整水池连通,所述厌氧池经管道与好氧池连通,所述好氧池经管道与第一pH调节池连通,所述第二pH调节池经管道第一PH调节池连通,所述第二pH调节池连通有浓缩池,所述浓缩池上设有循环出水口,所述循环出水口经微滤循环泵连通有微滤系统,所述微滤系统的出水口经连通有微滤产水池,所述微滤产水池的出水口连通有反滤渗透膜组,所述反滤渗透膜组的出水口连通有反滤水箱。
所述厌氧池、好氧池、第一pH调节池和第二pH调节池设置在机架的后侧,所述微滤系统设置在管道内,所述微滤系统的管道设置在机架的前侧,所述第一pH调节池和第二pH调节池与微滤系统的管道之间分别安装浓缩池和微滤产水池。
所述机架的后侧从左至右依次设有酸液槽、碱液槽、PAC槽(聚合氯化铝也称碱式氯化铝代号PAC,通常也称作净水剂或混凝剂)和碳粉槽,所述酸液槽设置在第二pH调节池的右侧,所述反滤渗透膜组设置在管道内,并且所述反滤渗透膜组的管道设置在酸液槽、碱液槽、PAC槽和碳粉槽的前侧。
所述机架上配设有用于对微滤系统进行清洗的微滤清洗箱,所述机架上配设有用于对反滤渗透膜组进行清洗的反渗透清洗箱;所述微滤清洗箱和反渗透清洗箱经管道连通在反滤渗透膜组的出水口。
所述微滤系统的出水口经管道连通浓缩池。
所述反滤水箱的经管道连通微滤产水池。
所述浓缩池经污泥提升泵连通有设置在机架外部的污泥压滤机,所述污泥压滤机连通有污泥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镀废水回用处理系统,所述机架上从左至右依次设有厌氧池、好氧池、第一pH调节池和第二pH调节池,所述厌氧池经提升泵与外部的调整水池连通,所述厌氧池经管道与好氧池连通,所述好氧池经管道与第一pH调节池连通,所述第二pH调节池经管道第一PH调节池连通,所述第二pH调节池连通有浓缩池,所述浓缩池上设有循环出水口,所述循环出水口经微滤循环泵连通有微滤系统,所述微滤系统的出水口经高压泵连通有微滤产水池,所述微滤产水池的出水口连通有反滤渗透膜组,所述反滤渗透膜组的出水口连通有反滤水箱。电镀的废水进入厌氧池、好氧池、第一pH调节池、第二pH调节池、浓缩池、微滤产水池进行处理,最后处理完成后进入反滤水箱完成污水处理工作,本实用新型能够连续进行污水处理,提高了污水处理效率;同时本实用新型具有集成化程度高的特点,大大降低了污水处理系统的占地面积,节约了制造和运行的成本,同时由于本实用新型集成化程度高、占地面积小能将系统置于室内,降低设备老化的速度,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