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日2015.05.29
公开(公告)日2015.10.14
IPC分类号C02F1/52; C02F9/04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净化器,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高浊度废水综合净化器;提供一种占地面积小、效率高、耗水量少并可以实现自动反洗的自动化高浊度废水净化器;高浊度废水综合净化器,包括反应池、斜管沉淀室、集泥池、过滤区和清水区,所述反应池上部设有斜管沉淀室、下部设有集泥池,所述反应池下端设置有进水管,所述集泥池下端设有集泥管,所述斜管沉淀室上方设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上方设有溢流堰,所述集水槽通过管与过滤区联通,所述过滤区通过连通管与清水区联通,所述过滤区下端设置有配水板,所述过滤区联接有虹吸系统;本实用新型主要应用在净化水方面。
权利要求书
1.高浊度废水综合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池(1)、斜管沉淀室(2)、集泥池(3)、过滤区(4)和清水区(5),所述反应池(1)上部设有斜管沉淀室(2)、下部设有集泥池(3),所述反应池(1)下端设置有进水管(6),所述集泥池(3)下端设有集泥管(7),所述斜管沉淀室(2)上方设有集水槽(8),所述集水槽(8)上方设有溢流堰(9),所述集水槽(8)通过管(10)与过滤区(4)联通,所述过滤区(4)通过连通管(11)与清水区(5)联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浊度废水综合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区(4)下端设置有配水板(1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浊度废水综合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区(4)联接有虹吸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浊度废水综合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虹吸系统包括虹吸管(13)、虹吸辅助管(14)、抽气管(15)和虹吸破坏管(16),所述虹吸管(13)与虹吸辅助管(14)、抽气管(15)和虹吸破坏管(16)分别联通,所述抽气管(15)设置在虹吸管(13)的上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浊度废水综合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6)采用大阻力多管道配水系统。
说明书
高浊度废水综合净化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净化器,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高浊度废水综合净化器。
背景技术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飞速发展,工业用水及居民用水量越来越大,对地表水的利用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还可以满足大批量用水的需求。由于地表水的浊度高,不能直接使用,因此,需要设置净水器来对地表水进行处理,目前的净水器处理高浊度的废水往往需要人工操作,随着废水内的杂质越来越多,还需要通过反洗水泵来对设备进行清洗,操作复杂,若不及时清理,会造成出水达不到企业和居民的用水标准,也会造成设备停用,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占地面积小、效率高、耗水量少并可以实现自动反洗的自动化高浊度废水净化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高浊度废水综合净化器,包括反应池、斜管沉淀室、集泥池、过滤区和清水区,所述反应池上部设有斜管沉淀室、下部设有集泥池,所述反应池下端设置有进水管,所述集泥池下端设有集泥管,所述斜管沉淀室上方设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上方设有溢流堰,所述集水槽通过管与过滤区联通,所述过滤区通过连通管与清水区联通。
所述过滤区下端设置有配水板。
所述过滤区联接有虹吸系统。
所述虹吸系统包括虹吸管、虹吸辅助管、抽气管和虹吸破坏管,所述虹吸管与虹吸辅助管、抽气管和虹吸破坏管分别联通,所述抽气管设置在虹吸管的上端。
所述进水管采用大阻力多管道配水系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1)净水器装置本身为全自动运行,除进水泵与加药装置外无其他动力消耗,大量节省人工及运行费用。
2)去除效率高,高浓度的絮凝反应池能使水中的杂质颗粒在期间得到充分的接触、反应、沉淀时间。
3)自耗水量少,对节省水资源有积极的作用。
4)占地面积小,设备高度在5m,室内室外均可安装。
5)水量大的地方可使用多台处理器,便于扩建、改造。
6)全自动反应器,无需反洗水泵,可节省大量的基建投资以及日常运行、维护、保养等费用。
7)采用上下结构组合,水头损失小,过滤效果更好。
8)采用大阻力配水管配水,配水均匀,沉淀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