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势能复氧污水处理反应槽的排水控制装置

发布时间:2017-12-31 8:25:28

  申请日2017.01.22

  公开(公告)日2017.09.01

  IPC分类号C02F3/12; C02F3/02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势能复氧污水处理反应槽的排水控制装置,反应槽底板的中部设有出水口,出水口的一侧设有空心的箱体,箱体一侧面的上部设有进水孔,箱体的中部设有进水口,箱体内设有第二浮体,第二浮体上通过支架铰接有推拉杆,推拉杆的另一端铰接有覆盖于出水口上的第二挡板,第二挡板通过推拉杆的拉/推实现出水口的开/闭,第一箱体的底部连通有排水通道,排水通道的排水口处铰接有浮力控制开/闭的第一挡板。本实用新型在反应槽将势能转化为动能进行大气复氧及吹脱的过程中,延长了污水进入下一层反应槽的时间,使反应槽内生物处理更加充分;不需要机电动力,无需专人管理,不易堵塞,用于处理各种高浓度污水。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势能复氧污水处理反应槽的排水控制装置,包括上端敞口的反应槽,其特征在于:反应槽底板的中部设有出水口,出水口的一侧设有浮力控制机构;所述浮力控制机构包括空心的箱体,所述箱体包括相连通的第一箱部及第二箱部,所述第一箱部位于第二箱部的上方,且第一箱部及第二箱部的轴向中心线重合;第一箱部的顶部低于反应槽的上端口,第一箱部竖直侧壁的上部设有进水孔,第一箱部的底面大于第二箱部的上端口,且第一箱部底面大于第二箱部上端口的部分通过连接板封闭,连接板上设有进水口,进水口上设有用于封闭进水口的封水塞;第二箱部竖直侧壁的底部连通有用于排出箱体内污水的排水通道,排水通道的另一端设有排水口,排水口的外侧靠接有用于封闭排水口的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的下端与排水通道铰接,第一挡板的上端固定有第一浮体;箱体内设有沿竖直方向浮沉的第二浮体,第二浮体的上端面固定有水平的连接杆,并通过连接杆与封水塞固定连接,第二浮体的中心处固定有竖直的第一支架,第一支架的上端穿过并伸出箱体的顶板,且第一支架的上端铰接有推拉杆,所述推拉杆由第一杆部及第二杆部连接而成,所述第二杆部由第一杆部向下弯折而成,箱体上设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与第一杆部及第二杆部的连接处铰接;第一杆部的下端铰接有用于控制出水口开/闭的第二挡板,第二挡板上设有开口,出水口的两侧对应设有相互平行的滑槽,所述第二挡板位于两个滑槽之间,并通过推拉杆的拉/推沿滑槽滑动,实现开口与出水口的对应/错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势能复氧污水处理反应槽的排水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箱体内固定有竖直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穿过第二浮体,并与第二浮体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势能复氧污水处理反应槽的排水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包括竖直部及连接于竖直部底部的连接部,所述竖直部与排水通道的侧面相靠接,所述连接部呈U形,连接部位于排水通道的下方,并与排水通道的底面相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势能复氧污水处理反应槽的排水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呈圆形,所述封水塞呈球状。

  说明书

  一种用于势能复氧污水处理反应槽的排水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势能复氧污水处理反应槽的排水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对于污水进行生物处理主要采取活性污泥和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相结合的深度处理技术,处理后的水质能达到回用水的标准,此类污水生物处理工艺好氧过程多采用曝气法(主要为鼓风曝气),来增加污水中的溶解氧,以便让活性污泥中或填料生物膜上的好氧微生物得以生长、繁殖,并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但曝气法复氧效率很低,能耗很高,运转起来费用较高。现有的势能复氧利用势能增氧生态床,如中国专利200520071365.X,将势能通过虹吸转化为动能进行大氧复氧及吹脱,虽然可以减少曝气耗能及人工控制,但污水在每一层生态床上停留时间很短,导致污水处理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势能复氧污水处理反应槽的排水控制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势能复氧污水处理反应槽的排水控制装置,包括上端敞口的反应槽,反应槽底板的中部设有出水口,出水口的一侧设有浮力控制机构;所述浮力控制机构包括空心的箱体,所述箱体包括相连通的第一箱部及第二箱部,所述第一箱部位于第二箱部的上方,且第一箱部及第二箱部的轴向中心线重合;第一箱部的顶部低于反应槽的上端口,第一箱部竖直侧壁的上部设有进水孔,第一箱部的底面大于第二箱部的上端口,且第一箱部底面大于第二箱部上端口的部分通过连接板封闭,连接板上设有进水口,进水口上设有用于封闭进水口的封水塞;第二箱部竖直侧壁的底部连通有用于排出箱体内污水的排水通道,排水通道的另一端设有排水口,排水口的外侧靠接有用于封闭排水口的第一挡板,所述述第一挡板的下端与排水通道铰接,第一挡板的上端固定有第一浮体;箱体内设有沿竖直方向浮沉的第二浮体,第二浮体的上端面固定有水平的连接杆,并通过连接杆与封水塞固定连接,第二浮体的中心处固定有竖直的第一支架,第一支架的上端穿过并伸出箱体的顶板,且第一支架的上端铰接有推拉杆,所述推拉杆由第一杆部及第二杆部连接而成,所述第二杆部由第一杆部向下弯折而成,箱体上设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与第一杆部及第二杆部的连接处铰接;第一杆部的下端铰接有用于控制出水口开/闭的第二挡板,第二挡板上设有开口,出水口的两侧对应设有相互平行的滑槽,所述第二挡板位于两个滑槽之间,并通过推拉杆的拉/推沿滑槽滑动,实现开口与出水口的对应/错开。

  优选地,箱体内固定有竖直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穿过第二浮体,并与第二浮体滑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挡板包括竖直部及连接于竖直部底部的连接部,所述竖直部与排水通道的侧面相靠接,所述连接部呈U形,连接部位于排水通道的下方,并与排水通道的底面相铰接。

  优选地,所述进水口呈圆形,所述封水塞呈球状。

  本实用新型通过进水孔向箱体内慢速进水,然后通过第二浮体上浮打开进水口开始快速进水,促使第二浮体迅速上浮,带动第一支架上升,通过推拉杆向后拉第二挡板,使开口与出水口对应,反应槽向下排水;采用推拉滑动第二挡板的方式开启/封闭出水口,比上下拉起第二挡板的方式开启/封闭出水口所需的浮力小很多,所以所述箱体占用空间较小;在反应槽将势能转化为动能进行大气复氧及吹脱的过程中,延长了污水进入下一层反应槽的时间,使反应槽内生物处理更加充分;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加工,不需要曝气及机电动力,无需专人管理,不易堵塞,可全部自控,并抗冲击负荷,可用于处理各种高浓度污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