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菖蒲与伞草人工湿地的皮革废水处理工艺

发布时间:2017-12-29 11:29:18

  申请日2016.12.07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IPC分类号C02F3/32; C02F103/2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菖蒲与伞草人工湿地的皮革废水处理工艺,包括构建基于菖蒲与伞草的人工湿地系统,并在规定存活率下培育一个月时间;待处理皮革废水取样,并将取样的皮革废水按比例稀释成驯化污水;按照浓度由低到高的次序,采用驯化污水对人工湿地系统进行驯化;在人工湿地系统驯化完成后,将待处理的皮革废水通入上述的人工湿地系统进行净化处理等步骤。其显著效果是:相较于传统的皮革废水处理系统以及单一植物系统,更能够综合的去除皮革废水中主要重金属六价铬,对废水污染物处理效果更好、更稳定。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基于菖蒲与伞草人工湿地的皮革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构建基于菖蒲与伞草的人工湿地系统,并在规定存活率下培育一个月时间;

  步骤2:待处理皮革废水取样,并将取样的皮革废水按比例稀释成驯化污水;

  步骤3:按照浓度由低到高的次序,采用驯化污水对人工湿地系统进行驯化;

  步骤4:在人工湿地系统驯化完成后,将待处理的皮革废水通入上述的人工湿地系统进行净化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菖蒲与伞草人工湿地的皮革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人工湿地系统包括作为处理皮革废水的反应池,该反应池为箱型容器,在所述反应池上分别设置有进水口与出水口,在所述反应池内依次设置有一级人工湿地与二级人工湿地,在所述一级人工湿地与二级人工湿地之间设置有隔板,在各人工湿地内交叉种植菖蒲与伞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菖蒲与伞草人工湿地的皮革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一级人工湿地与二级人工湿地的底部均填充有基质,所述菖蒲与伞草种植于所述基质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菖蒲与伞草人工湿地的皮革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由上而下分别为本地土壤与河沙,填充高度比为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菖蒲与伞草人工湿地的皮革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规定存活率为10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菖蒲与伞草人工湿地的皮革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驯化污水的稀释倍数分别为0.5、1、2、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菖蒲与伞草人工湿地的皮革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人工湿地系统的驯化方法为:以固定流量将驯化污水按照浓度由低到高的次序通入人工湿地系统中,每个浓度持续两天且中间间隔一天,并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待植物完全长出新植株后,驯化完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菖蒲与伞草人工湿地的皮革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待处理皮革废水的流量根据人工湿地系统单位面积的水力负荷进行控制。

  说明书

  基于菖蒲与伞草人工湿地的皮革废水处理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皮革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基于菖蒲与伞草人工湿地的皮革废水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皮草的需求也是不断增加,制革污染的处理难度也在不断加大。制革污染源主要为皮革废水,又叫制革废水,是一种高浓度、成分复杂的有机废水,其中含有大量石灰、染料、蛋白质、盐类、油脂、氨氮、硫化物、铬盐以及毛类、皮渣、泥砂等有毒有害物质,是一种产量大且又不易处理的污染物。

  我国对于皮革废水的处理一般采用传统氧化沟、SBR工艺、接触氧化法。氧化沟采用低负荷活性污泥法处理效果好,抗负荷冲击能力强,但是占地面积过大而且停留时间长,不适合中小型制革厂使用;SBR采用间歇进出水方式工作,成本低,不易发生污泥膨胀;接触氧化法采用膜和填料提高污泥浓度促进生物分解作用,处理效果好,但成本高,实际处理中综合占地、时间、经济等方面选择治理方式。

  因此有人提出了人工湿地处理治理污水的方式。人工湿地以其投资少、建设、维护、运营成本低;处理污水高效,美观,可以针对污水种类搭配对应湿地构成等优点,受到各国的广泛认可。但是,目前多采用的单一的治理方式已经不能完全解决产生的污染,尤其对含有重金属的皮革废水治理效果不够理想,今后的污染治理必定是多个方面协同完成从而达到治理的目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菖蒲与伞草人工湿地的皮革废水处理工艺,通过联合湿地系统,对皮革废水中主要重金属六价铬的净化效果更好、效果更稳定,投入低、运行费用少,并具有更好的抗冲击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菖蒲与伞草人工湿地的皮革废水处理工艺,其关键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构建基于菖蒲与伞草的人工湿地系统,并在规定存活率下培育一个月时间;

  步骤2:待处理皮革废水取样,并将取样的皮革废水按比例稀释成驯化污水;

  步骤3:按照浓度由低到高的次序,采用驯化污水对人工湿地系统进行驯化;

  步骤4:在人工湿地系统驯化完成后,将待处理的皮革废水通入上述的人工湿地系统进行净化处理。

  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人工湿地系统包括作为处理皮革废水的反应池,该反应池为箱型容器,在所述反应池上分别设置有进水口与出水口,在所述反应池内依次设置有一级人工湿地与二级人工湿地,在所述一级人工湿地与二级人工湿地之间设置有隔板,在各人工湿地内交叉种植菖蒲与伞草。

  进一步的,在所述一级人工湿地与二级人工湿地的底部均填充有基质,所述菖蒲与伞草种植于所述基质上。

  进一步的,所述基质由上而下分别为本地土壤与河沙,填充高度比为1:1。

  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的规定存活率为100%。

  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驯化污水的稀释倍数分别为0.5、1、2、4。

  进一步的,步骤3中所述人工湿地系统的驯化方法为:以固定流量将驯化污水按照浓度由低到高的次序通入人工湿地系统中,每个浓度持续两天且中间间隔一天,并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待植物完全长出新植株后,驯化完成。

  进一步的,步骤4中所述待处理皮革废水的流量根据人工湿地系统单位面积的水力负荷进行控制。

  本发明的显著效果是:通过菖蒲和伞草构成的组合人工湿地系统,相较于传统的皮革废水处理系统以及单一植物系统,更能够综合的去除皮革废水中主要重金属六价铬,对重金属铬的净化效果达到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投入低、运行费用低,对废水污染物处理效果好、效果稳定并具有更好的抗冲击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