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除臭农村污水处理装置

发布时间:2017-12-28 9:23:06

  申请日2016.12.12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IPC分类号C02F3/32; C02F3/34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除臭的农村污水处理装置,属于农村污水处理领域,所述的可除臭的农村污水处理装置主要包括沉淀池、V形槽、集水池、渗透抑菌袋、固定框架、充气软管、增氧泵、漂浮板、培育孔、水生植物、出水池;本实用新型将沉淀池的底部设置为V形槽结构,便于快速除去污水中的沉淀的泥沙及杂物;通过在集水池的底部设置曝气装置,增加水中的溶解氧,从而保证微生物在有充足溶解氧的条件下,对污水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以便于水生植物吸收,并在沉水池的底部设置渗透抑菌袋防止集水池长时间积水后滋生细菌,避免积水发黑发臭;通过在集水池池面上的漂浮板上种植水生植物,利用水生植物的根系吸收污水中的氮磷元素,防止水体富营养化。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可除臭的农村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除臭的农村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沉淀池、V形槽、进水口、出水缺口、集水池、渗透抑菌袋、固定框架、充气软管、增氧泵、漂浮板、培育孔、水生植物、溢水口、出水池,所述的沉淀池的底部设置有V形槽, V形槽相对于水平面倾斜8-10°,沉淀池的一侧设置有进水口,另一侧设置有一个出水缺口,沉淀池设置有出水缺口的一侧设置有集水池,集水池的底部设置有渗透抑菌袋,所述的充气软管的一端呈“S”型固定安装在固定框架上,固定框架位于集水池的底部,充气软管的另一端与增氧泵连接,集水池内设置有漂浮板,漂浮板上设置有培育孔,培育孔内种植有水生植物,集水池一侧的侧壁上设置有溢水口,溢水口与出水池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除臭的农村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水缺口处设置有过滤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除臭的农村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氧泵采用的电压为24V或12V的直流电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除臭的农村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渗透抑菌袋内装有不溶于水且对水具有渗透性的固体抑菌物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除臭的农村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框架上设置有固定环,所述的充气软管为普通塑料软管,固定在固定框架上的呈“S”型段塑料软管上均匀的设置有曝气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除臭的农村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生植物为空心菜或水葫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除臭的农村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水池至少有一个,且每个集水池均与渗透抑菌袋、固定框架、充气软管、增氧泵、漂浮板、水生植物配合设置。

  说明书

  一种可除臭的农村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村污水处理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除臭的农村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农村使用的生活污水排水沟中常常伴有泥沙及漂浮物,尤其是在涨水季节或是下雨天,沟渠中水流量增大,导致沟渠中漂浮物和泥沙增多,传统的方法是采用沉淀池除去污水中泥沙。但传统沉淀池的底部为平底,污水中的泥沙由于重力作用沉淀的池底,在清理时需将池内的水全部放出才能对沉淀池进行清理,清理耗时耗力,效率低下,并且污水中的漂浮物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去除。

  经过沉淀池沉淀后的水进入到集水池中,由于传统集水池中未设置有抑菌装置,收集的污水长时间集聚在池内,滋生大量的细菌,导致积水发黑发臭,并且水中氮磷元素过高,水体富营养化程度高,不能再用于农村灌溉。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污水处理效果好、丰富农田生物多样性、防止集水池内的积水滋生细菌的污水处理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可除臭的农村污水处理装置,通过采用底部设置有V形槽的沉淀池快速除去污水中的泥沙、漂浮物以及悬浮浊物,保证水的清洁度,解决了传统沉淀池不能滤除漂浮物、悬浊物已经不易清理的问题;通过在集水池的底部设置增氧泵以及渗透抑菌袋防止集水池长时间积水后滋生细菌,解决了积水发黑发臭的问题;通过在集水池池面上的漂浮板上种植水生植物,利用水生植物的根系吸收污水中的氮磷元素,解决了水体富营养化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所述的可除臭的农村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沉淀池1、V形槽2、进水口3、出水缺口4、集水池5、渗透抑菌袋6、固定框架7、充气软管8、增氧泵9、漂浮板10、培育孔11、水生植物12、溢水口13、出水池14,所述的沉淀池1的底部设置有V形槽2, V形槽2相对于水平面倾斜8-10°,沉淀池1的一侧设置有进水口3,另一侧设置有一个出水缺口4,沉淀池1设置有出水缺口4的一侧设置有集水池5,集水池5的底部设置有渗透抑菌袋6,所述的充气软管8的一端呈“S”型固定安装在固定框架7上,固定框架7位于集水池5的底部,充气软管8的另一端与增氧泵9连接,集水池5内设置有漂浮板10,漂浮板10上设置有培育孔11,培育孔11内种植有水生植物12,集水池5一侧的侧壁上设置有溢水口13,溢水口13与出水池14连通。

  所述的出水缺口4处设置有过滤网。

  所述的增氧泵9采用的电压为24V或12V的直流电压。

  所述的渗透抑菌袋6内装有不溶于水且对水具有渗透性的固体抑菌物质。

  所述的固定框架7上设置有固定环16,所述的充气软管8为普通塑料软管,固定在固定框架上的呈“S”型段塑料软管上均匀的设置有曝气孔15。

  所述的水生植物12为空心菜或水葫芦。

  所述的集水池5至少有一个,且每个集水池5均与渗透抑菌袋6、固定框架7、充气软管8、增氧泵9、漂浮板10、水生植物11配合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沉淀池的底部设置为带V形槽结构,且V形槽相对于水平面倾斜8-10°,这样沉淀到池底的泥沙能够快速的从V形槽上滑落到其底部的排泥口处,通过排泥泵的作用就可快速、便捷的将泥沙抽出,有效提高了清理效率。

  2、通过在集水池的底部设置增氧泵,将空气中的氧强制向水中转移,增加水中的溶解氧,加强集水池内有机物和微生物与溶解氧的接触,从而保证微生物在有充足溶解氧的条件下,对污水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以便于水生植物吸收,并在增氧泵的两侧设置渗透抑菌袋防止集水池长时间积水后滋生细菌,导致积水发黑发臭。

  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集水池池面上的漂浮板上种植水生植物,利用水生植物的根系吸收污水中的氮磷元素,有效解决了水体富营养化的问题,丰富了农田生物多样性,美化了农田景观、增强了农田生态价值,有效提升了集水池自净能力和集水池景观美化效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