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发布时间:2017-12-20 16:31:03

  申请日2017.04.24

  公开(公告)日2017.11.28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调节池、高效生物反应器缺氧段、高效生物反应器好氧段、管道混合器、高效沉淀池和阀门井,所述阀门井内并列设置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第一阀门连接清水池,第二阀门依次连接中间水池、多介质过滤器和清水池;鼓风曝气装置,为高效生物反应器提供空气;除磷加药装置与管道混合器的入水端相连;消毒加药装置与多介质过滤器的产水端相连。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设计合理,布局紧凑,设备利用率高,能够节省地面使用面积,应用范围广;节能环保;结构稳定,抗冲击负荷能力强;系统维护管理简单;应用灵活,能够实现不同的出水标准。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依次连接的调节池、高效生物反应器缺氧段、高效生物反应器好氧段、管道混合器、高效沉淀池,高效沉淀池的出水端并列设置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第一阀门连接清水池,第二阀门依次连接中间水池、多介质过滤器和清水池;

  鼓风曝气装置,设有两个空气输送管道,分别伸入高效生物反应器缺氧段和好氧段底部;

  除磷加药装置,与管道混合器的入水端相连;

  消毒加药装置,与多介质过滤器的产水端相连;

  污水提升水泵,设置在调节池内,与高效生物反应器缺氧段管道连接;

  内回流泵,设置在高效生物反应器好氧段内,与缺氧段管道连接;

  污泥回流泵,设置在高效沉淀池内,与缺氧段管道连接;

  过滤水泵,设置在中间水池内,与多介质过滤器管道连接;

  回用水泵,设置在清水池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高效生物反应器缺氧段、好氧段、管道混合器、高效沉淀池、阀门井、中间水池的液面的绝对高度依次降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清水池进水端与回用水泵之间竖直设置挡板,挡板分别交替设置在清水池的顶部和底部,挡板之间及挡板与池壁之间形成迂回水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高效生物反应器缺氧段和好氧段内均悬挂填料,填料填充比在60%-80%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输送管道上设有阀门,用于分别控制高效生物反应器缺氧段和好氧段的曝气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清水池内设有反冲洗水泵,反冲洗水泵与多介质过滤器的入水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调节池、高效生物反应器缺氧段、好氧段、高效沉淀池、中间水池和清水池均设置在底面以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各反应单元水泵处设置人孔,人孔内设置水泵导杆。

  9.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高效生物反应器缺氧段和好氧段设有通气管,通气管位于底面以上的部分向下弯曲。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设置在人孔上。

  说明书

  一种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生活污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排出的水,它是从住户、公共设施和工厂的厨房、卫生间、浴室及洗衣房等生活设施中排出的水。生活污水进入水体后通常造成水体中有机污染物含量增高,氮磷等元素则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含硫含磷高的污水在厌氧细菌的作用下易生成恶臭物质。

  现有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普遍存在污水处理效率不高、能耗大、抗冲击负荷能力差、维护管理复杂、出水标准单一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处理效果好、设备利用率高、节能环保、抗冲击负荷能力强、系统维护管理简单、一套工艺两个出水标准的生活污水处理工艺。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依次连接的调节池、高效生物反应器缺氧段、高效生物反应器好氧段、管道混合器、高效沉淀池和阀门井,所述阀门井内并列设置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第一阀门连接清水池,第二阀门依次连接中间水池、多介质过滤器和清水池;

  鼓风曝气装置,设有两个空气输送管道,分别伸入高效生物反应器缺氧段和好氧段底部;

  除磷加药装置,与管道混合器的入水端相连;

  消毒加药装置,与多介质过滤器的产水端相连;

  污水提升水泵,设置在调节池内,与高效生物反应器缺氧段管道连接;

  内回流泵,设置在高效生物反应器好氧段内,与缺氧段管道连接;

  污泥回流泵,设置在高效沉淀池内,与缺氧段管道连接;

  过滤水泵,设置在中间水池内,与多介质过滤器管道连接;

  回用水泵,设置在清水池内。

  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地,高效生物反应器缺氧段、好氧段、管道混合器、高效沉淀池、阀门井、中间水池的液面的绝对高度依次降低。

  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地,清水池进水端与回用水泵之间竖直设置挡板。

  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地,高效生物反应器缺氧段和好氧段内均悬挂填料,填料填充比在60%-80%之间。

  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地,所述空气输送管道上设有阀门,用于分别控制高效生物反应器缺氧段和好氧段的曝气量。

  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地,清水池内设有反冲洗水泵,反冲洗水泵与多介质过滤器的入水端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地,调节池、高效生物反应器缺氧段、好氧段、高效沉淀池、中间水池和清水池均设置在底面以下。

  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地,各反应单元水泵处设置人孔,人孔内设置水泵导杆。

  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地,高效生物反应器缺氧段和好氧段设有通气管,通气管位于底面以上的部分向下弯曲。

  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地,所述通气管设置在人孔上。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设计合理,布局紧凑,设备利用率高,能够节省地面使用面积,应用范围广;节能环保;结构稳定,抗冲击负荷能力强;系统维护管理简单;应用灵活,能够实现不同的出水标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