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回收池

发布时间:2017-12-16 15:48:37

  申请日2017.06.23

  公开(公告)日2017.10.03

  IPC分类号B01D29/01; B01D29/56; B01D29/90; B01D29/9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回收池,包括污水池、淤泥泵和过滤网,循环滤清装置包括一个安装在污水池内的滤淤机构,滤淤机构包括斜面过水通道,其下端为入口,上端为出口,与淤泥泵出口连接的出水管于所述斜面过水通道的入口连通,在斜面过水通道的出口处依次设置有靠下的泥通道和靠上的净水通道在泥通道和净水通道之间设置有过滤网一;位于所述净水通道的下方设置有倾斜的过滤网二,在垂直淤泥通道底部设置有倾斜的过滤网三。本发明的污水处理回收池能够实现污水循环过滤功能,通过循环工作可以将污水中的相对清水与淤泥逐渐分离。从而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物理分离的系统,降低对药物用量,节约成本。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污水处理回收池,包括污水池、淤泥泵和过滤网,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循环滤清装置和交替式循环除淤泥装置;所述循环滤清装置包括一个安装在污水池内的滤淤机构,所述滤淤机构包括斜面过水通道,其下端为入口,上端为出口,斜面过水通道的底部为倾斜底面,倾斜底面分布有垂流口,而且垂流孔从下向上的开口宽度逐渐变窄;在每个垂流口底部上侧边设置有向下弯曲的下导流板;与淤泥泵出口连接的出水管于所述斜面过水通道的入口连通,在斜面过水通道的出口处依次设置有靠下的泥通道和靠上的净水通道在泥通道和净水通道之间设置有过滤网一;位于所述净水通道的下方设置有倾斜的过滤网二,过滤网二将净水通道下方分割为上淤泥区和净水回收区,上淤泥区与垂直淤泥通道连通,净水区设置有净水输出管;在所述垂直淤泥通道底部设置有倾斜的过滤网三,位于过滤网三上侧的区域为下淤泥区;位于过滤网三下方的区域与污水池内部连通;所述交替式循环除淤泥装置是在污水池底部设置与污水池等长度的淤泥清理通道,同时在污水池外侧设置辅助淤泥通道;所述辅助淤泥通道与淤泥清理通道高度和宽度相同,而且两者连通;辅助淤泥通道的长度不小于淤泥清理通道的长度;在所述淤泥清理通道和辅助淤泥通道的中心贯穿有推拉杆,在推拉杆的端部和中部分别固定有端部推拉板和中部推拉板,所述端部推拉板和中部推拉板与所述淤泥清理通道和辅助淤泥通道内壁匹配;所述端部推拉板和中部推拉板分别位于污水池前后壁的下方;在所述辅助淤泥通道的底部设置有可控开闭的密封机构;在所述辅助污水通道的顶部设置有带过滤功能的呼吸阀;所述污水池设置污水进口和加药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回收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斜面过水通道内的顶部设置有流量调节板,该流量调节板的前后端分别焊接有螺栓,螺栓向上贯穿于斜面过水通道顶板的外侧,在各螺栓上安装有调节螺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回收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淤泥区的侧壁设置有淤泥封盖,该淤泥封盖的上端铰接在污水池外壁,其下端通过扣件固定在下淤泥区出口的边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回收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控开闭的密封机构是在辅助淤泥通道的底部设置有释放底板并通过锁紧件密封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回收池,其特征在于,可控开闭的密封机构是在所述辅助淤泥通道的底部设置有淤泥暂存区,淤泥暂存区底部设置有释放底板并通过锁紧件密封固定;在所述淤泥暂存区与辅助淤泥通道之间设置有支撑篦。

  说明书

  污水处理回收池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水处理回收池。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形成了大量建有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的小城镇,配套的处理小城镇生活污水显得越来越重要,但这些小城镇污水收集管网不健全,污水处理设施缺乏,给当地水环境造成严重影响。这些污水具有排放不规律、水质水量变化大等特点,有些还有特殊的工业废水进入。

  在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之前,需要在污水内加入氧化剂、催化剂、絮凝剂等物质,并使各种物料混合均匀后,才开始进行后续工艺的操作 ;但是当污水内含有大量的有机大分子物质、颗粒状或者粉末状物质时。尤其是当污水内含有大量的有机大分子物质时,如果污水与氧化剂、催化剂或者絮凝剂的混合不够充分,有机大分子物质就不能与氧化剂、催化剂或者絮凝剂充分反应,从而会将一部分大分子物质遗留下来,这就不能达到彻底净化污水的效果。

  在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沉淀池来沉淀颗粒状物质,但是沉淀净化需要消耗较长的时间,而且净化效果并不理想 ;因此,也有一部分处理厂采用化学的方法处理上述污水,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物料混合器并不能使污水、淤泥和氧化剂、催化剂以及絮凝剂达到充分的混合,而混合不充分就会影响后续污水处理的效果。

  目前绝大多数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工艺沿用城市污水厂的处理工艺,但这些处理工艺与乡镇生活污水的特性并不能有效适应。因此,在传统处理工艺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技术革新,开发出一套高效、低耗、投资少、占地省、管理维护简单、适应乡镇生活污水特性的处理方法,从源头控制和治理小城镇水污染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目前污水处理存在系统复杂和成本高的问题,提供一种具有循环处理功能的污水处理回收池。

  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水处理回收池,包括污水池、淤泥泵和过滤网,还包括循环滤清装置和交替式循环除淤泥装置;所述循环滤清装置包括一个安装在污水池内的滤淤机构,所述滤淤机构包括斜面过水通道,其下端为入口,上端为出口,斜面过水通道的底部为倾斜底面,倾斜底面分布有垂流口,而且垂流孔从下向上的开口宽度逐渐变窄;在每个垂流口底部上侧边设置有向下弯曲的下导流板;与淤泥泵出口连接的出水管于所述斜面过水通道的入口连通,在斜面过水通道的出口处依次设置有靠下的泥通道和靠上的净水通道,在泥通道和净水通道之间设置有过滤网一;位于所述净水通道的下方设置有倾斜的过滤网二,过滤网二将净水通道下方分割为上淤泥区和净水回收区,上淤泥区与垂直淤泥通道连通,净水区设置有净水输出管;在所述垂直淤泥通道底部设置有倾斜的过滤网三,位于过滤网三上侧的区域为下淤泥区;位于过滤网三下方的区域与污水池内部连通;所述交替式循环除淤泥装置是在污水池底部设置与污水池等长度的淤泥清理通道,同时在污水池外侧设置辅助淤泥通道;所述辅助淤泥通道与淤泥清理通道高度和宽度相同,而且两者连通;辅助淤泥通道的长度不小于淤泥清理通道的长度;在所述淤泥清理通道和辅助淤泥通道的中心贯穿有推拉杆,在推拉杆的端部和中部分别固定有端部推拉板和中部推拉板,所述端部推拉板和中部推拉板与所述淤泥清理通道和辅助淤泥通道内壁匹配;所述端部推拉板和中部推拉板分别位于污水池前后壁的下方;在所述辅助淤泥通道的底部设置有可控开闭的密封机构;在所述辅助污水通道的顶部设置有带过滤功能的呼吸阀;所述污水池设置污水进口和加药口。

  在所述斜面过水通道内的顶部设置有流量调节板,该流量调节板的前后端分别焊接有螺栓,螺栓向上贯穿于斜面过水通道顶板的外侧,在各螺栓上安装有调节螺母。

  在所述下淤泥区的侧壁设置有淤泥封盖,该淤泥封盖的上端铰接在污水池外壁,其下端通过扣件固定在下淤泥区出口的边缘。

  所述可控开闭的密封机构是在辅助淤泥通道的底部设置有释放底板并通过锁紧件密封固定。

  可控开闭的密封机构是在所述辅助淤泥通道的底部设置有淤泥暂存区,淤泥暂存区底部设置有释放底板并通过锁紧件密封固定;在所述淤泥暂存区与辅助淤泥通道之间设置有支撑篦。

  有益效果:1、本发明的污水处理回收池能够实现污水循环过滤功能,通过循环工作可以将污水中的相对清水与淤泥逐渐分离。从而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物理分离的系统,降低对药物用量,节约成本。

  2、交替式循环除淤泥装置是通过交替往复驱动两个推拉板,能够使污水池底部的淤泥不断地向辅助污水通道一侧转移。在转移过程中由于辅助污水通道为封闭式,所以基本不影响污水池内水压状态,当两个推拉板回位后,中部的推拉板密封了污水池和辅助淤泥通道,此时可以控制辅助淤泥通道的释放底板将淤泥排出。这种构造适合采用自动化排污控制操作。

  3、循环滤清装置中的斜面过水通道内的淤泥和污水一起从底部向上倾斜推进的过程中,由于水压作用,质量较轻的污水更容易直接从上层排出,而质量较重的淤泥会沿倾斜底板向上移动,淤泥移动过程中速度逐渐降低,大部分都会沿垂流口向下排入污水池内。部分污水突破斜面过水通道后,含淤泥较多的部分污水因速度较低而进入污水通道,另一部分含淤泥较少的污水因流速较快会进入净水通道。

  4、本发明还分别对净水通道和垂直淤泥通道有设置了对应的过滤网,从而实现净水通道下方的净水过滤和垂直淤泥通道下方的淤泥过滤作用。介于净水与淤泥之间的浑浊液回流进入污水池内。

  5、另外,本发明还在斜面过水通道内设置了流量调节板,通过认为或者电控调节斜面过水通道内水流压力,从而能够与水泵压力、垂流口角度和流量、淤泥通道和净水通道的距离关系相结合调节,实现最佳的循环控制。从而也能够实现自动化控制调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