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水处理反应器

发布时间:2017-12-16 10:03:13

  申请日2017.06.15

  公开(公告)日2017.08.04

  IPC分类号C02F9/14; C02F3/08; C02F3/10; C02F1/52

  摘要

  本发明涉及废水领域,具体而言,公开了一种废水处理反应器。该废水处理反应器通过采用扇形布置方式布置多组生物转盘,并且在扇形的生物转盘外设置进水总管,将进水总管连通于多个进水分管,多个进水分管连接了环形水渠,实现了扇形进水,极大地改善了生物转盘的首级转盘或起端转盘负荷过大的问题。整个装置扇形生化反应池与沉淀池一体化,占地面积小。并且废水处理反应器能够加快生物膜的脱落与代谢,提高了废水处理反应器的处理效率。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废水处理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处理反应器设置为圆形的池体,所述池体包括内环池和外环池,所述内环池与所述外环池之间设置有隔离的环形集水槽;所述外环池分成2-5个扇形生化反应池,所述扇形生化反应池内部设置多组用于处理废水的生物转盘;所述内环池设置为沉淀池;所述扇形生化反应池的外周设置有环形水渠,所述环形水渠上设置有进水总管以及多根进水支管;多根所述进水支管的进水口均连通于所述进水总管的出水口;多根所述进水支管的出水口均连通于所述环形水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处理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形生化反应池的存水位为安装好的所述生物转盘盘片高度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水处理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每两组所述生物转盘之间设置有用于为生物膜的生长提供载体的悬浮填料,每一组所述生物转盘均设置为从所述废水处理反应器的外侧来看呈逆时针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废水处理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浮填料包括球形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所述生物膜的载体,所述壳体的直径10~30mm,所述直径大于每一组所述生物转盘的每两个盘片之间的距离,所述壳体由高分子聚合物注塑而成,所述高分子聚合物为聚丙烯或聚乙烯;内置的所述载体的材料为比重小于1的多孔材料,所述多孔材料的密度0.90~0.96g/cm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处理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处理反应器的内环池设置为沉淀池,所述沉淀池连通于所述扇形生化反应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废水处理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的边缘设置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连通于所述扇形生化反应池。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废水处理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池底具有坡度,所述坡度为30°-6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废水处理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内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环形出水管,所述环形出水管连通于总出水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处理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形生化反应池底部设置有曝气装置,所述曝气装置采用间歇曝气的方式。

  说明书

  一种废水处理反应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废水处理反应器。

  背景技术

  生物转盘工艺是生物膜法废水生物处理技术的一种,是废水灌溉和土地处理的人工强化,这种处理法使细菌和菌类的微生物、原生动物一类的微型动物在生物转盘填料载体上生长繁育,形成膜状生物性污泥——生物膜。

  现有技术中存在多种限制生物转盘应用的问题,主要有:处理能力不足;首级转盘或起端转盘负荷过大;生物膜过度生长等。还有脱氮除磷效果一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水处理反应器,其能够有效解决生物转盘处理废水时,首级转盘或起端转盘负荷过大;生物膜过度生长等问题。同时反应器废水处理效率高,处理效果好。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废水处理反应器,废水处理反应器设置为圆形的池体,池体包括内环池和外环池,内环池与外环池之间设置有隔离的环形集水槽;外环池分成2-5个扇形生化反应池,扇形生化反应池内部设置多组用于处理废水的生物转盘;内环池设置为沉淀池;扇形生化反应池的外周设置有环形水渠,环形水渠上设置有进水总管以及多根进水支管;多根进水支管的进水口均连通于进水总管的出水口;多根进水支管的出水口均连通于环形水渠。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扇形生化反应池的存水位为安装好的生物转盘盘片高度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每两组生物转盘之间设置有用于为生物膜的生长提供载体的悬浮填料,每一组生物转盘均设置为从废水处理反应器的外侧来看呈逆时针旋转。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悬浮填料包括球形壳体以及设置于壳体内的生物膜的载体,壳体的直径10~30mm,直径大于每一组生物转盘的每两个盘片之间的距离,壳体由高分子聚合物注塑而成,高分子聚合物为聚丙烯或聚乙烯;内置的所述载体的材料为比重小于1的多孔材料,多孔材料的密度0.90~0.96g/cm3。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废水处理反应器还包括沉淀池,废水处理反应器的内环池设置为沉淀池,沉淀池连通于所述扇形生化反应池。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沉淀池的边缘设置有集水槽,集水槽连通于扇形生化反应池。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沉淀池池底具有坡度,坡度为30°-60°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沉淀池内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环形出水管,所述环形出水管连通于总出水管。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扇形生化反应池底部设置有曝气装置,曝气装置采用间歇曝气的方式。

  本发明提供的废水处理反应器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1、通过采用扇形布置方式布置生物转盘,实现了扇形进水,极大地改善了现有技术中的生物转盘的首级转盘或起端转盘负荷过大的问题。扇形进水与转盘转动的导流作用在反应器中形成了优于普通推流的混合流,水力条件良好。反应器的扇形生化反应池的容积利用率变高,废水处理反应器的生物处理效率能提高10%-20%。

  2、整个装置扇形生化反应池与沉淀池一体化,占地面积小。“宽口进水,窄口出水”使得废水处理反应器能够加快生物膜的脱落与代谢。提高了废水处理反应器的处理效率,增强了处理效果。

  3、扇形布置及集成化优化的结构使得本发明提供的反应器调控灵活,适合多种类型废水处理的需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