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高效净化污水处理装置

发布时间:2017-12-16 9:43:29

      申请日2017.09.21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IPC分类号C02F9/14

  摘要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污水沉淀池,预处理池和净化反应池;其中所述污水沉淀池内设有沉淀组件,所述预处理池内设有预处理组件,所述净化反应池内设有净化反应组件;所述沉淀组件包括设于所述污水沉淀池底部的固定格栅,所述固定格栅的上方设有可转动连接于污水沉淀池两侧端面上的转轴,所述转轴一端连接有电机;所述预处理组件包括依次纵向设于所述预处理池内的第一不锈钢筛网、织物筛网和第二不锈钢筛网;以及所述的净化反应组件包括填装于所述净化反应池内的生物填料,设于净化反应池的底部的填料脱膜器,以及设于所述净化反应池内的若干个导流板。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新型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污水沉淀池,预处理池和净化反应池;其中

  所述污水沉淀池内设有沉淀组件,所述预处理池内设有预处理组件,所述净化反应池内设有净化反应组件;

  所述沉淀组件包括设于所述污水沉淀池底部的固定格栅,所述固定格栅的上方设有可转动连接于污水沉淀池两侧端面上的转轴,所述转轴一端连接有电机;

  所述预处理组件包括依次纵向设于所述预处理池内的第一不锈钢筛网、织物筛网和第二不锈钢筛网;以及

  所述的净化反应组件包括填装于所述净化反应池内的生物填料,设于净化反应池的底部的填料脱膜器,以及设于所述净化反应池内的若干个导流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沉淀池相对的两侧端面上分别对应设有一污水沉淀池进水口和一污水沉淀池排水口;所述污水沉淀池进水口通过第一输水管连接污水源,且第一输水管上配置有第一水泵;

  所述预处理池相对的两侧端面上分别对应设有一预处理池进水口和预处理池排水口,所述的预处理池进水口通过第二输水管与污水沉淀池排水口相通,且所述第二输水管上设有第二水泵;以及

  所述净化反应池一侧端面设有通过第三输水管与预处理池排水口相通的净化反应池进水口,且所述第三输水管上设有第三水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污水沉淀池底部设有第一排污口;

  所述净化反应池为封闭池;所述净化反应池的底部侧端面上设有第二排污口,该第二排污口设置在所述净化反应池相对于配置有净化反应池进水口的侧端面的另一侧端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任意相邻的两个导流板之间均设有曝气头;该曝气头连接有设于所述净化反应池外的动力元件;

  所述导流板的高度由所述净化反应池进水口端侧至所述第二排污口端侧依次变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反应池的底部设有若干条用于连接所述曝气头和动力元件的曝气管。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新型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头为管状,所述曝气头的一端设有与布气管道连接的连接螺纹;其中

  所述的曝气头包括内层的硬质管和套设在硬质管上的弹性微孔膜,所述弹性微孔膜与硬质管之间过盈配合;以及

  所述硬质管壁上开设若干个出气孔,且所述的硬质管壁上设置有凹陷结构,所述的凹陷结构为凹坑或者沿硬质管长度方向的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陷结构为开设在硬质管外表面的若干个弧形凹坑,所述若干个弧形凹坑在硬质管沿硬质管呈行排列,沿硬质管周向上相邻的两行弧形凹坑交错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陷结构为沿硬质管长度方向开始的多个弧形长槽,所述的弧形长槽沿硬质管周向均匀分布,弧形长槽在硬质管外壁周向上所占的比例为20%-4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填料的载体为密度低于水的材料,其表面覆盖微生物菌种;

  所述生物填料的载体为塑料颗粒。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轴外表面设有若干旋转格栅。

  说明书

  一种新型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随着人类设计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变得日益严重,水体水质日益恶化,人类面临水污染和水资源短缺的严重局面。污水的主要污染有病原体污染、好氧污染物,植物营养物和有毒污染物等,污水处理时为了使污水达到排水要求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

  污水处理被广泛的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现有的污水处理工艺一般是西安通过粗格栅或者砂滤器将污水中的漂浮物或沙硕去除,在经过污水沉淀池沉淀,最后经过生物处理设备将微生物净化,使得污水处理并不能完全净化达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污水处理装置,解决高效净化污水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污水沉淀池,预处理池和净化反应池;其中所述污水沉淀池内设有沉淀组件,所述预处理池内设有预处理组件,所述净化反应池内设有净化反应组件;所述沉淀组件包括设于所述污水沉淀池底部的固定格栅,所述固定格栅的上方设有可转动连接于污水沉淀池两侧端面上的转轴,所述转轴一端连接有电机; 所述预处理组件包括依次纵向设于所述预处理池内的第一不锈钢筛网、织物筛网和第二不锈钢筛网;以及所述的净化反应组件包括填装于所述净化反应池内的生物填料,设于净化反应池的底部的填料脱膜器,以及设于所述净化反应池内的若干个导流板。

  进一步,所述污水沉淀池相对的两侧端面上分别对应设有一污水沉淀池进水口和一污水沉淀池排水口;所述污水沉淀池进水口通过第一输水管连接污水源,且第一输水管上配置有第一水泵;所述预处理池相对的两侧端面上分别对应设有一预处理池进水口和预处理池排水口,所述的预处理池进水口通过第二输水管与污水沉淀池排水口相通,且所述第二输水管上设有第二水泵;以及所述净化反应池一侧端面设有通过第三输水管与预处理池排水口相通的净化反应池进水口,且所述第三输水管上设有第三水泵。

  进一步,所述的污水沉淀池底部设有第一排污口;所述净化反应池为封闭池;所述净化反应池的底部侧端面上设有第二排污口,该第二排污口设置在所述净化反应池相对于配置有净化反应池进水口的侧端面的另一侧端面上。

  进一步,所述任意相邻的两个导流板之间均设有曝气头;该曝气头连接有设于所述净化反应池外的动力元件;所述导流板的高度由所述净化反应池进水口端侧至所述第二排污口端侧依次变窄。

  进一步,所述净化反应池的底部设有若干条用于连接所述曝气头和动力元件的曝气管。

  进一步,所述曝气头为管状,所述曝气头的一端设有与布气管道连接的连接螺纹;其中所述的曝气头包括内层的硬质管和套设在硬质管上的弹性微孔膜,所述弹性微孔膜与硬质管之间过盈配合;以及所述硬质管壁上开设若干个出气孔,且所述的硬质管壁上设置有凹陷结构,所述的凹陷结构为凹坑或者沿硬质管长度方向的凹槽。

  进一步,所述的凹陷结构为开设在硬质管外表面的若干个弧形凹坑,所述若干个弧形凹坑在硬质管沿硬质管呈行排列,沿硬质管周向上相邻的两行弧形凹坑交错设置。

  进一步,所述的凹陷结构为沿硬质管长度方向开始的多个弧形长槽,所述的弧形长槽沿硬质管周向均匀分布,弧形长槽在硬质管外壁周向上所占的比例为20%-40%。

  进一步,所述生物填料的载体为密度低于水的材料,其表面覆盖微生物菌种;所述生物填料的载体为塑料颗粒。

  进一步,所述的转轴外表面设有若干旋转格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污水处理装置,采用的沉淀组件,可以通过污电机带动所述固定格栅运动,搅动污水,使固定格栅与污水充分接触,滤除掉污水中的大型漂浮物;所述预处理组件通过设置的多层筛网,进一步滤除污水中的固体颗粒物;所述的净化反应组件采用生物填料,能够悬浮在水中,与水体充分接触,去污能力强,所设的导流板配合曝气头,更好的释放气体,通过气体使污水能够在反应池内部循环流动,提高了污水处理的效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