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消泡型污水曝气池

发布时间:2017-12-2 15:54:03

  申请日2017.08.22

        公开(公告)日2017.10.17

  IPC分类号C02F7/00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消泡型污水曝气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的侧壁周向均布有一周消泡结构,所述消泡结构包括由上界板、下界板夹成的楔形腔,所述下界板处于楔形腔开口侧的一端高于处于楔形腔尖端侧的一端;所述楔形腔的尖端侧具有空隙,可使涌入楔形腔内的水体沿下界板从楔形腔的尖端处流回水池。该曝气池可以使水池边缘的泡沫自行破碎消除,可显著抑制水池边缘的泡沫规模。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自消泡型污水曝气池,包括池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1)的侧壁周向均布有一周消泡结构,所述消泡结构包括由上界板(21)、下界板(22)夹成的楔形腔(23),所述下界板(22)处于楔形腔开口侧的一端高于处于楔形腔尖端侧的一端;所述楔形腔(23)的尖端侧具有空隙,可使涌入楔形腔(23)内的水体沿下界板从楔形腔(23)的尖端处流回水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消泡型污水曝气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界板(22)处于楔形腔开口侧的一端比处于楔形腔尖端侧的一端高1cm-3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消泡型污水曝气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界板(22)与池体(1)的侧壁相连的一侧低于下界板(22)朝向外部的一侧,以使涌入楔形腔(23)的水体难以向外反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消泡型污水曝气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腔(23)内设有从池体(1)侧壁横向向外延伸的尖刺或钩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消泡型污水曝气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1)内还设有一块漂浮于池面的透明浮板,所述透明浮板的边缘与池体(1)的边缘之间具有间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消泡型污水曝气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腔(23)靠近池体侧壁的一侧设有橡胶层,以缓冲波浪的冲击。

  说明书

  自消泡型污水曝气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设施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污水曝气池。

  背景技术

  在污水处理系统中,通常包括生化处理工序,为此需要配置好氧菌池或厌氧菌池,其中,好氧菌池需要为其连续供氧,故设置有曝气系统,故好氧菌池也通常称为曝气池。在污水曝气池工作过程中,通常在池水表面产生大量的泡沫,该种泡沫包含较多杂质,并在曝气波浪的推动下,逐渐向水池边缘移动、堆积;如不及时除去泡沫,则泡沫将从水池溢出,造成二次污染;并且大量生成的泡沫将影响池水的含氧量,并引起池面冰冻等问题。

  对于曝气池的泡沫问题,目前的处理方式主要有添加消泡剂或者喷水消泡等方式。然而,较多的消泡剂容易影响水质,并破坏菌群生态环境;而喷水消泡通过喷射的水流冲击泡沫,使其破碎,其效率则极其低下。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消泡型污水曝气池,该曝气池可以使水池边缘的泡沫自行破碎消除,可显著抑制水池边缘的泡沫规模。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自消泡型污水曝气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的侧壁周向均布有一周消泡结构,所述消泡结构包括由上界板、下界板夹成的楔形腔,所述下界板处于楔形腔开口侧的一端高于处于楔形腔尖端侧的一端;所述楔形腔的尖端侧具有空隙,可使涌入楔形腔内的水体沿下界板从楔形腔的尖端处流回水池。

  作为优选,所述下界板处于楔形腔开口侧的一端比处于楔形腔尖端侧的一端高1cm-3cm;该高度差接近于曝气过程中,污水池中的波浪高度,以使在波浪形成之前,水池边缘的水面处于下界板之下,而在波浪形成时,水池边缘的浪峰涌入所述楔形腔。

  作为优选,所述下界板与池体的侧壁相连的一侧低于下界板朝向外部的一侧,以使涌入楔形腔的水体难以向外反弹。

  作为优选,所述楔形腔内设有从池体侧壁横向向外延伸的尖刺或钩针,以使随污水涌入楔形腔内的泡沫受尖刺或钩针作用而破灭。

  作为优选,所述池体内还设有一块漂浮于池面的透明浮板,所述透明浮板的边缘与池体的边缘之间具有间隔,以使污水池内生成的泡沫受到透明浮板的压制,只能出现于透明浮板与池体侧壁之间,使泡沫更易于与所述消泡结构相接触。

  作为优选,所述楔形腔靠近池体侧壁的一侧设有橡胶层,以缓冲波浪的冲击,抑制波浪的反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该自消泡型污水曝气池在工作过程中,由于受到水池中部的曝气波浪的影响,形成的泡沫大量向池体侧壁迁移,而靠近池体侧壁的泡沫随波浪涌入所述消泡结构的楔形腔后,沿着下界板从楔形腔的尖端处流回水池,此过程中,泡沫受到楔形腔的尖端空间的挤压而破裂消除;由此,该曝气池可以使水池边缘的泡沫自行破碎消除,可显著抑制水池边缘的泡沫规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