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加药池

发布时间:2019-6-5 8:51:57

  申请日2018.04.23

  公开(公告)日2019.01.29

  IPC分类号C02F9/04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目的是解决加药池易堵塞、不易清理的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于污水处理的加药池包括池体、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所述池体内设置加药管道和搅拌机构,所述加药管道上均匀设置多个加药孔。所述池体内设置靠近进水管道的第一竖隔板和靠近出水管道的第二竖隔板,所述第一竖隔板与池体顶部、第二竖隔板与池体底部之间均设置过水口。所述第一竖隔板与第二竖隔板上交替设置多个倾斜的横隔板,所述横隔板向池体底部倾斜,且多个横隔板构成之字形污水通道,所述出水管道处设置过滤网。本实用新型具备运行稳定、易清理的效果,用于对印染污水进行处理。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加药池,包括池体(1)、进水管道(2)和出水管道(3),所述池体(1)内设置加药管道(4)和搅拌机构,所述加药管道(4)上均匀设置多个加药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1)内设置靠近进水管道(2)的第一竖隔板(5)和靠近出水管道(3)的第二竖隔板(6),所述第一竖隔板(5)与池体(1)顶部、第二竖隔板(6)与池体(1)底部之间均设置过水口;所述第一竖隔板(5)与第二竖隔板(6)上交替设置多个倾斜的横隔板(7),所述横隔板(7)向池体(1)底部倾斜,且多个横隔板(7)构成之字形污水通道;所述出水管道(3)处设置过滤网(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污水处理的加药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8)与池体(1)宽度相同,所述过滤网(8)与池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构成方形出水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污水处理的加药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8)与池体(1)顶部之间设置上收集盒(9),所述上收集盒(9)与过滤网(8)相邻的一侧设置滤水孔(1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污水处理的加药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8)与池体(1)底部之间设置下收集盒(11),所述下收集盒(11)与过滤网(8)相邻的一侧设置滤水孔(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污水处理的加药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隔板(5)与池体(1)底部相连接的部位设置沉积部(12),所述沉积部(12)设置与沉积部(12)相匹配的沉积盒(1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污水处理的加药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积部(12)为倒L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污水处理的加药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轴(14),所述搅拌轴(14)设置在第一竖隔板(5)与第二竖隔板(6)之间,所述搅拌轴(14)的端部与加药池外的搅拌电机(16)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搅拌轴(14)上均匀设置多组搅拌叶(1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污水处理的加药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孔处设置喷嘴(17)。

  说明书

  用于污水处理的加药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加药池。

  背景技术

  印染污水是指棉、毛、麻、丝、化纤或混纺产品在预处理、染色、印花和整理等过程中所排出的污水,含有大量的染料、浆料、表面活性剂等复杂组分,具有色度大、有机物浓度高、碱性强、水质和水量变化大等特点,处理难度较大,属于难处理的工业废水。目前,印染污水的处理方法主要是以生物-化学法为主,并辅以物理法。化学法处理印染污水采用的设备是加药池,原理是通过向污水中加入混凝剂或氧化剂等化学试剂,使污水中的组分沉淀或被氧化,进而从污水中脱除。

  在现有技术中,为了使污水与药剂充分混合并发生反应,减少药剂的用量,避免药剂浪费,通常在加药池中设置挡板或隔板,如公布号为CN 107814462 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印染的污水处理系统,该系统的加药池中设置有若干挡板,若干挡板呈上下交替开设有过水口,使得水流在加药池内流动时间更长,与药水混合更均匀彻底。若干挡板虽然增加了污水与药剂的混合,但污水在流动过程中与药剂反应生产的沉淀也会淤积在挡板与加药池内壁构成的死角处,这样容易导致过水口堵塞。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加药池,具有运行稳定、不易堵塞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用于污水处理的加药池,包括池体、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所述池体内设置加药管道和搅拌机构,所述加药管道上均匀设置多个加药孔。所述池体内设置靠近进水管道的第一竖隔板和靠近出水管道的第二竖隔板,所述第一竖隔板与池体顶部、第二竖隔板与池体底部之间均设置过水口。所述第一竖隔板与第二竖隔板上交替设置多个倾斜的横隔板,所述横隔板向池体底部倾斜,且多个横隔板构成之字形污水通道;所述出水管道处设置过滤网。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污水由进水管道进入加药池中,所加药剂由加药管道进入加药池中,在搅拌机构的搅拌作用下与污水充分混合。污水从第一竖隔板上方的过水口进入第一、二竖隔板之间,沿多个横隔板构成的之字形通道流动,药剂在流动过程中实现与污水的充分混合、反应,然后经过过滤网后由出水管道排出。这样污水与药剂反应产生的沉淀可以沿横隔板落入池体底部,避免了沉降物堆积在隔板死角堵塞污水流通通道的情况出现,使本实用新型运行的更加稳定。

  进一步,所述过滤网与池体宽度相同,所述过滤网与池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构成方形出水区。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过滤网与池体的宽度相同,这样增大了滤水的面积,避免了因过滤网的面积较小、水流量较大而导致过滤网堵塞的情况出现。同时,方形出水区使污水中的絮团、悬浮物和沉降物等不同杂质聚集在过滤网的不同侧面,也有效降低了过滤网的堵塞几率,增强了本实用新型运行的稳定性。

  进一步,所述过滤网与池体顶部之间设置上收集盒,所述上收集盒与过滤网相邻的一侧设置滤水孔。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污水中漂浮的絮团类杂质会集中在污水的表面,将上收集盒设置在过滤网的上方,能够对污水中的絮团类轻质杂质进行收集,方便了加药池的清理工作,有利于增强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进一步,所述过滤网与池体底部之间设置下收集盒,所述下收集盒与过滤网相邻的一侧设置滤水孔。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污水中的沉降物类杂质会集中在污水的中下部,将下收集盒设置在过滤网的下方,可以对污水中的沉降物类重质杂质进行收集,通过取出并清空下收集盒就可完成对加药池的清理。

  进一步,所述第一竖隔板与池体底部相连接的部位设置沉积部,所述沉积部设置与沉积部相匹配的沉积盒。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进入加药池的污水在与药剂的出布混合过程中也会产生沉降物,部分沉降物随水流通过了第一竖隔板上方的过水口,部分沉降物沉积在第一竖隔板与池体底部的死角处,在此处设置沉积盒,可以对沉降物进行收集。这样既方便了加药池的清理,也避免了沉降物淤积堵塞进水管道的情况出现。

  进一步,所述沉积部为倒L形。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一竖隔板与进水管道相对,进入加药池的污水对第一竖隔板有一定的冲击作用,淤积在第一竖隔板底部的沉降物会在这种冲击作用下进入沉积部。倒L形的沉积部能够容纳较多的沉降物,也可以减少污水对已经沉淀下来的沉降物的冲击。

  进一步,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轴,所述搅拌轴设置在第一竖隔板与第二竖隔板之间,所述搅拌轴的端部与加药池外的搅拌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搅拌轴上均匀设置多组搅拌叶。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搅拌轴在搅拌电机的驱动下转动,带动搅拌叶对污水进行搅拌,有效促进了污水与药剂的混合。在搅拌轴上均匀设置多组搅拌叶,即加药池中沿宽度方向均匀布置多组搅拌叶,可以使污水与药剂的混合更加充分,反应更加彻底。

  进一步,所述加药孔处设置喷嘴。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药剂从加药管道中喷射至加药池内的污水中,由于药剂自上向下喷射,而加药池中的污水在第一竖隔板的作用下自下向上流动,使药剂和污水相向运动,这更加有利于两者的混合。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引导污水流动的隔板呈倾斜状,避免了污水与药剂反应产生的沉降物淤积在隔板死角而堵塞过水口,增强了本实用新型运行的稳定性。同时,过滤网的各个侧面能够对污水中的不同中杂质成分进行过滤,降低了过滤网堵塞的几率,也有利于增强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二、在加药池内容易积累杂质的死角处均设有收集装置,如第一竖隔板与加药池内部连接处的沉积盒和过滤网两侧的收集盒。通过这些收集装置对污水中产生的杂质进行收集,不仅方便了加药池的清理工作,也降低了污水流动通道被堵塞的几率,使设备运行更加稳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