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式农村污水处理并资源化方法

发布时间:2019-6-4 17:47:35

  申请日2019.03.05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IPC分类号C02F9/14; C02F101/30

  摘要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分散式农村污水处理并资源化方法,通过生态滤池设备对农村生活污水进行处理,设备增加水质在线监测仪了解农村污水水质适时情况;为了减少运行成本,考虑贵州省地处山区,设备利用地势高差使水自流进入集水池,无需动力。去除水中的污染物后,利用排放管将处理后的水进行园林绿化和水体景观再利用;利用摄像器监控分散式农村污水处理并资源化处理过程;利用终端显示器显示污水处理过程的监控视频、水质数据信息等;本发明污水得到有效处理,美化环境,节约能源;操作简单易行,可设备化生产、污水处理成本低、效果好。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分散式农村污水处理并资源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式农村污水处理并资源化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水质在线检测仪了解农村污水水质适时情况;利用地势高差使污水自流进入集水池进行处理;

  步骤二,利用格栅和过滤网除杂,去除水中的漂浮物和悬浮物;

  步骤三,净化,过滤除杂处理后的污水进入厌氧池进行厌氧处理后进入生态滤池,滤池中通过微生物分解和植物吸收等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最后进入清水池;

  步骤四,利用排放管将清水池中的净化水用于园林绿化和水体景观再利用;

  步骤五,利用摄像器监控分散式农村污水处理并资源化处理过程;利用终端显示器显示污水处理过程的监控视频、水质数据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分散式农村污水处理并资源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过滤除杂处理为:

  通过格栅除去污水中大的漂浮物和悬浮物,通过过滤网除去小颗粒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分散式农村污水处理并资源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所述净化,具体方法:

  1)污水厌氧处理:将经过滤除杂处理后的污水放入厌氧池中,并从生活污水中提取繁殖微生物,进行厌氧处理;

  2)生物处理:将厌氧处理的污水经进水口流经生物滤池,利用植物与微生物的协同作用对污水进行处理,理论水力停留时间20h;

  3)将经生物处理后的出水收集进入清水池。

  说明书

  一种分散式农村污水处理并资源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散式农村污水处理并资源化方法。

  背景技术

  农村污水问题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内容之一,目前制约我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一个比较大的难点是:没有健全的污水管网收集系统,经济技术力量薄弱,由于污水排放不集中因此不能像大城市一样建污水厂来处理分散式污水。

  目前我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主要以生物处理为主,被广泛应用的技术主要有一体化污水处理技术和传统人工湿地处理系统。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虽然处理效果较好,但设备及运行费用高昂,且设备出现故障后,检修和更换不易,对于经济相对落后的贵州农村来说适用性不大。相比一体化处理设备而言,传统人工湿地处理系统技术具有低成本、低能耗的优势,适合于居住相对较集中的中、小村庄,占地面积较大,稳定运行时间长。然而无论上述哪种方法,都涉及复杂管网铺设,对于居住分散、管网不完善的村庄不适用。因此,要想解决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的污染问题,需因地制宜的开发一类高效、低能耗、低成本、管理简单、可设备化生产的适合处理我省农村分散式污水的技术。

  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

  (1)现有技术没有健全的污水管网收集系统,经济技术力量薄弱,由于污水排放不集中,造成污水处理分散式,生活污水污染严重问题。

  (2)现有技术的设备及运行费用高昂,且设备出现故障后,检修和更换不易,对于经济相对落后的贵州农村来说适用性不大。

  (3)现有技术都涉及复杂管网铺设,对于居住分散、管网不完善的村庄不适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散式农村污水处理并资源化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分散式农村污水处理并资源化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水质在线检测仪了解农村污水水质实时情况;利用地势高差使污水自流进入集水池进行处理;

  步骤二,利用格栅和过滤网除杂,去除水中的漂浮物和悬浮物;

  步骤三,净化,过滤除杂处理后的污水进入厌氧池进行厌氧处理后进入生态滤池,滤池中通过微生物分解和植物吸收等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最后进入清水池;

  步骤四,利用排放管将清水池中的净化水用于园林绿化和水体景观再利用;

  步骤五,利用摄像器监控分散式农村污水处理并资源化处理过程;利用终端显示器显示污水处理过程的监控视频、水质数据信息。

  进一步,步骤二中,所述过滤除杂处理为:

  通过格栅除去污水中大的漂浮物和悬浮物,通过过滤网除去小颗粒物。

  进一步,步骤三,所述净化,具体方法:

  1)污水厌氧处理:将经过滤除杂处理后的污水放入厌氧池中,并从生活污水中提取繁殖微生物,进行厌氧处理;

  2)生物处理:将厌氧处理的污水经进水口流经生物滤池,利用植物与微生物的协同作用对污水进行处理,水力停留时间20h左右;

  3)将经生物处理后的出水收集进入清水池。

  本发明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

  本发明通过利用微生物将有机质和氮磷元素吸收利用和转化,实现有机物的充分降解;将污水生物净化与物理化学协同作用进行深度处理污水,具有动力消耗少,出水水质好等特点,既使污水得到有效处理,美化了环境,保护了生态,又节约了能源;本发明操作简单易行,污水处理成本低、效果好;同时,可通过过程监控及终端显示适时了解处理过程,及时了解和解决处理过程中出现的突发问题。

  本发明符合低动力消耗、低运行费复合生态滤池系统的构建;开展当地廉价填料和本土植物的筛选与优化配置;在生活污水处理同时,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有利于形成绿化景观。

  本发明基于农村生活污水以分散排放和有机物污染为主要特征的实际,通过多种生物处理技术相结合系统解决农村生活污水与循环利用问题的工艺路线;即通过植物和微生物的协同作用以达到农村生活污水循环利用过程的“生态化、低成本化和可持续化”。本发明在解决关键科学技术问题的基础上,通过主要处理设施的设备化设计以及示范工程,为贵州省农村地区水污染问题的解决提供一套便于推广应用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处理效果好,运行成本低,同时植物还可美化景观,起到建设美丽乡村作用;将经生物处理后的出水收集进入清水池,可直接用于园林绿化或景观美化,实现水的资源化利用;生态滤池可采用玻璃钢预制,现场安装,不用土建,大大缩短了施工周期,实现污水处理设备化,有利于工业化生产;所采用的植物、填料均可根据当地地理气候条件进行变更,可采用当地易获得材料,不仅大大降低建设成本,也防止了由于植物因环境差异而导致的生长情况不佳等情况。

  由于农村农户分散,本发明可适宜分散型污水处理,设备大小又可根据水量与农户需要进行个性化设计,无需建设大量排水管网。

相关推荐